事件: 漢武帝獨尊儒術
| 事件經過:
建元五年(前136),漢武帝劉徹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董仲舒建議變儒傢哲學為封建最高政治原理,使之成為衡量文化思想的惟一尺度。他的建議為漢武帝所采納。從此,儒術從私傢學者的書齋走進了太學,太學設五經博士,開始以傢法教授。儒學由一般學說而被尊為經,即:《詩》、《書》、《易》、《禮》、《春秋》五種。此後,歷代統治者都把“五經”作為教育中心,作為選擇人才考試的內容。元朔五年(前124),經丞相公孫弘再次奏請,為五經博士置弟子員。從此,“以經術飾吏事”,儒經便與仕途結合起來,國傢設太學養士,以經術取士,士人亦“以經術進”自勉。儒傢學說自從得到政府倡導以後,獲得廣泛的傳播。兩漢400餘年,經學大師接踵輩出,疏證訓詁,極一時之盛,如:董仲舒、公孫弘、孔安國、劉嚮、劉歆、許慎、鄭玄等。同時,生動的實踐的儒學也逐漸變成繁瑣死板的經學,一些學子為了官祿,衹得尋章摘句,以備射策之用。還出現了很多皓首窮經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