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西漢

國度: 中國  

朝政: 西漢

國君紀年: 漢高祖劉邦漢高帝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前206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
  西漢二百餘年的統治,使得中國此後近兩千年的專製政治制度得以確立。
  西漢政治的繁榮和安定主要集中在前幾代帝王的在位時期。漢高祖統治時,由於與異姓王的矛盾不斷加劇,戰爭一直未能徹底停止。到文帝、景帝年間,隨着異姓王與同姓王的相繼被鏟除,國傢纔逐漸走嚮安寧、繁榮,出現了“文景之治”。景帝之後的漢武帝,是西漢最有作為的君主,在他統治的半個世紀中,“外事四夷,內興功利”,達到了全盛時期。但由於他一生與匈奴作戰,也伏下了西漢政權由極盛轉嚮衰敗的根苗。即使有後來的“昭宣中興”,但畢竟元氣大傷,無法恢復盛勢。從而昭帝、宣帝時出現的外戚專權風氣,最終發展到王莽篡漢稱帝。
  西漢時期,休養生息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農業生産工具、生産技術得到了創新,工、商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以紙的發明為代表的科技成果得以運用。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壁。揭開了中華文化交往新時代的序幕,更促進了西漢經濟的蓬勃發展。
  政治、經濟的統一,必然要求思想文化的統一,漢初崇尚黃老思想。漢武帝時,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傢,獨尊儒術”,把儒學確立為封建統治思想。大一統的西漢史,是極其豐富、復雜的。它經歷了興衰更替,包含着治亂得失;它優劣長短並存,既有巨大成就,又有諸多弊端。這些都使西漢在中國歷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