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曹操大破三郡烏桓

國度: 中國  

朝政: 東漢

國君紀年: 漢獻帝劉協建安十二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207年   五月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出兵北徵三郡烏桓。烏桓是塞外的一支遊牧民族,分為上𠔌、巡西、遼東、右北平四部,後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部聯合,是為三郡烏桓,其中又以遼四部為最。漢末,遼西部蹋頓成為三郡烏桓的軍事首領,曾出兵幫助袁紹攻打公孫瓚。袁紹對其也極力拉攏,拜為單於,並與其和親。袁尚、袁熙兵敗後,脅迫冀、幽二州軍民十餘萬戶投奔蹋頓。其後,蹋頓也屢次入塞為害。曹操為鞏固北方的統治和消滅袁氏殘餘勢力,决定遠征烏桓。五月,在軍到達元終(今河北薊縣)。時值雨季,元終一帶地勢低窪,道路積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烏桓扼守要地,曹軍受阻,無法前進。這時終人田疇建議曹操避開大路,改從一條久已斷絶,但“尚有微徑可尋”的小路進軍。於是曹操佯裝退軍,並立木牌於路旁,上寫“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鼕,乃復進軍”的官樣麻痹烏桓,而使田疇為嚮導,率大軍從小路偷襲烏桓。曹軍從事徐無山(今河北玉田北),出盧竜塞(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帶,是從河北平原至東北的要道),塞外道絶不能通行,曹軍開山填𠔌五百餘裏,直搗烏桓老巢柳城(今遼寧朝陽南)。曹軍進至距柳城不足二百裏時,烏桓方纔發現。蹋頓與袁尚、袁熙等率數萬騎迎擊。八月,二軍在白、狼山(今白鹿山,在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東境)相持。時曹軍輜重在後,戰士披甲披 者少,烏桓軍勢甚盛,曹操將士恐懼不安。曹操登高了望,見敵軍雖多,但陣勢不整,命令大將張遼為先鋒,乘敵軍陣形變動之機,發動猛攻。烏桓遭到突然衝擊,陣勢大亂,蹋頓臨陣被殺,烏桓兵死者遍野。曹操揮軍追擊,收降鬍、漢人口二十餘萬,大獲全勝。袁尚等人投奔平州(今遼寧遼陽北)公孫康。九月,曹操率軍從柳城還師,一路歷盡艱辛。時天旱無水,曹軍鑿地三十餘丈纔得有水,又乏糧,殺馬數千匹為軍糧。第二年正月,曹操纔回至鄴城。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