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曹操入朝
| 事件經過:
建安元年(196),曹操攻下許(今河南許昌)以後,與衆謀士商定迎接獻帝。於是派遣大將曹洪至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迎接獻帝,董承等拒險阻擋,曹洪未有如願。獻帝回到洛陽後,大臣楊奉、韓暹、董承等互相猜忌不和。議郎董昭認為曹操是天下英雄,與曹操早已有聯繫,這時見楊奉兵馬最強而朝中沒有黨援,便假作曹操收信給楊奉,信中說曹操願為楊奉外援,並說楊奉有兵,曹操有糧,正好互通有無。楊奉得信大喜,遂表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不久,董承因韓暹、張楊等據功自傲 鬍作非為,暗中召曹操入朝,以製韓暹等人。八月,曹操帶兵入洛陽朝見獻帝,奏韓暹、張楊之罪。韓暹逃奔楊奉,獻帝因韓暹等護送之功,詔令赦免。獻帝遂以曹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假節鉞。曹操以護駕之功奏封衛將軍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以罪殺侍中臺崇、尚書馮碩等三人,初執朝政。建安元年(196)八月,曹操入朝執政後,本想遷都於許,但因獻帝久經顛沛流離,形勢初定,怕再次遷都遭人非議,為此猶豫不决。於是問計於議郎董昭。董昭說,現在洛陽諸將人多意雜,不一定服從,要成就大事,衹有遷都。雙說,行非常之事,才能有非常之功,希望曹操深思熟慮,從大處着眼,早日决斷。曹操又顧慮駐在梁縣(今河南臨汝)的楊奉出來阻難。董昭建議曹操先遣使拜謝楊奉表自己為鎮東將軍的恩情,以安楊奉之心,然後對楊奉表示,洛陽糧食睏難,先讓獻帝暫時到距離許縣較近的魯陽(今河南魯山),以便保證糧食供應。楊奉有勇無謀,一定不會懷疑,然後將獻帝直接迎至許縣。曹操依計而行,果然成功。等楊奉獲悉真情,起兵阻截時,已經來不及了。於是當年八月,曹操終於將獻帝迎至許縣,遂以許為都。九月,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十月,曹操進討楊奉,楊奉兵敗南逃,曹操攻占梁縣,遷都於許,在政治上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地位。袁紹得知,遣使使獻帝改都離冀州較近的鄄城(今山東鄄城),以便控製朝政,被曹操拒絶。不久,獻帝拜袁紹為司空,袁紹恥於位在曹操之下,不肯接受,因袁紹實力雄厚,曹操一時還不敢得罪,於是將大將軍名號讓與袁紹,自己政任司空、行車騎將軍。都許之後,曹操將獻帝緊緊控製在手,以親信充任皇宮宿衛士,專斷朝政,獻帝備位,百官總已而聽。曹操又以親信謀士荀彧為侍中、守尚書令,自己出徵,便由荀彧總理朝政。從此,大權一歸曹氏,漢傢天下已有名無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