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王允首謀誅董卓

國度: 中國  

朝政: 東漢

國君紀年: 漢獻帝劉協初平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2年   四月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初平三年(192)四月,司徒王允與呂布等人定計,將董卓殺死。初平二年,董卓大敗於孫堅,回到長安後,威福更盛,盜用天子車服,並命尚書以下衆官有子皆至其相府稟報。又以其弟董文為左將軍,從子董璜為侍中、中軍校尉,皆典兵事。大封其宗族,董氏襁褓中嬰兒皆得封,男皆封侯,女為邑君。於長安築郿塢(今陝西眉縣東北),高、厚各七丈,其中積𠔌可用三十年。董卓又殘暴好殺,諸將稍有言語差失,立即處死,又以叛逆之名,大殺關中舊族。其倒行逆施引起朝臣強烈不滿。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碗、尚書楊瓚等密謀殺掉董卓,董卓自知為人所怨,出入常以驍勇過人的中郎將呂布作護衛。時董卓因事欲殺呂布,呂布心生嫌怨,告於司徒王允。王允等見時機來到,遂勸諭呂布殺董卓,為天下除害。初平三年四月,獻帝有病初愈,衆臣朝會於未央殿。董卓乘車而入,以兵護衛道旁,並使呂布隨車衛護。王允使尚書僕射士孫瑞寫誅卓詔書交付呂布。呂布令同鄉騎都尉李肅帶勇士十餘人扮作衛士埋伏於朝門內,董卓入,李肅一戟將其刺倒,呂布隨即將董卓刺死。董卓既死,長安兵民百姓相慶於道,衛士皆呼萬歲,盡誅董氏宗族。於是,朝廷以王允錄尚書事,以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共秉朝政。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自小勇猛有謀,膂力過人。桓帝末(147—167在位)以羽林郎起傢,先後為軍司馬、郎中、並州刺史、東中郎將、中針、破虜將軍等官。中平六年,大將軍何進欲盡誅宦官,召董卓進京以脅迫太後,由此引發攻卓之亂,自中平六年八月到初平三年四月,董卓廢少帝、殺太後、遷都長安、殺戮大臣、殘害百姓、專製朝政、僭越不臣、禍害天下,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災難,直至董卓被殺,董卓之亂纔告結束。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