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 王景、王吳治河 | |  |  | 事件經過: 
 西漢平帝時,河、汴决壞,久而不修。建武十年(34),光武帝劉秀欲修河汴,瀎儀令樂俊上書以為“民新被兵革,未宜興役”,劉和衹得作罷。其後汴渠東侵,日益彌廣,兗、豫百姓深受其害。永平十二年(69),明帝劉莊詔令發卒十萬,派王景與將作謁者王吳治理汴渠。王景等受任之後,從滎陽東至千乘(今山東利津)海口築堤千餘裏。並親自測量地形,批導開鑿山阜,疏决雍積,“十裏立一水門,更相洄註,無復潰漏之患。”雖簡省役費,所費猶以百億計。至永平十三年夏天,汴渠治理完畢,河、汴分流,復其舊跡。自西漢平帝以來六十年的河患至此結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