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晉鑄刑鼎
| 事件經過:
周敬王七年(前五一三),晉趙鞅、荀寅領兵汝水邊上築城,並嚮百姓徵收了四百八十斤鐵,用以鑄造刑鼎,把範宣子所製定的刑書鑄在上面。孔子知道後說,晉恐怕要滅亡了!因為它失掉了法度。晉國應該遵守唐叔傳下來的法度,作為百姓的準則,卿大夫按照他們的位次來維護它,百姓才能尊敬貴人,貴人因此能保守他們的傢業,貴賤差別纔不會錯亂。這就是所謂的法度。晉文公曾經因此而設立執掌官職的官員,在被廬製定了法律,以此作為諸侯盟主。現在廢棄這個制度,鑄造了刑鼎,百姓都能看到鼎上的條文,還用什麽來尊敬貴人?貴人還有什麽傢業可以保守?貴賤沒有次序,怎麽治理國傢?而且範宣子的刑書,是在夷地檢閱時製定的,是晉國的亂法,怎能當成法律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