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子産不予韓起環

國度: 中國  

朝政: 春秋

國君紀年: 姬貴周景王十九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前526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周景王十九年(前五二六),晉國韓起到鄭聘問。他有一玉環,其中所缺的一件在鄭國商人手裏。韓起嚮鄭定公請求,子産不給,說這不是公傢府庫中保管的器物,寡君不知道。子大叔、子羽對子産說,韓起沒有太多的要求,您為什麽愛惜一件玉環,而惹大國討厭呢?子産說,我不是輕慢晉國,而是為了忠實和守信用。我聽說君子不怕沒有財物,而怕沒有美名。我又聽說治理國傢不是怕不能事奉大國,而是怕沒有禮儀來安定地位。假若大國給小國下令索取而都得滿足他,那麽用什麽源源不斷地供給他們?大國的要求,如果不依禮駁斥,他們哪裏會滿足?如果韓起奉命出使而求取玉環,他的貪婪邪惡就太過分了,這就是罪過。命出一件玉環則引起兩種罪過,我們又失去了國傢的地位,韓起還落下貪婪的名聲,所以不能這麽做。韓起見請求不給,便嚮商人購賣那件玉環,已經成交,商人堅持要稟報君大夫知道。韓起嚮子産請求說,前些時候我請求得到這件玉環,執政認為不合乎道義,所以不敢再次請求。現在到商人那裏購買,謹以此作為請求。子産回答說,從前我們的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從周朝遷居出來的,並肩協作來清除這塊土地,砍去野草雜木,一起居住這裏,世世代代都有盟誓,用以互相信賴誓辭說:你不要背叛1 ,我不強買你的東西,不要乞求和掠奪。你有賺錢的買賣和寶貴的貨物,我也不加過問。仗着這個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現在您帶着友好的情誼光臨敝邑,卻告訴我們去強奪商人的東西,這是教導敝邑背棄盟誓。如果得到玉環而失去諸侯,您一定不肯幹。如果大國有命令,要我們沒完沒了地供應,那就是把鄭當成晉的邊鄙城邑,我們也不會同意。我如果獻玉環,真不知有什麽好處。謹敢私下嚮您布達。於是韓起就把玉環退回去說,我雖然不聰明,但豈敢以取玉環而求得兩項罪過?謹請把它退回去。韓起結束在鄭國聘問時,用玉和馬作為禮物私下拜見子産說,您命令我捨棄那個玉環,這是賜給我金玉之言而免我一死,豈敢不藉此薄禮而拜謝!。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