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郑畋罢相
| Event Details:
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郑畋虽年老,更严守法度。宦官田令孜为属下求郎官,畋不准;田令孜兄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欲立于宰相之上,畋又声明先帝法规,谓使相品秩虽高,皆位在真宰相下。所谓直宰相指在朝宰相同平章事,使相指外镇节度使带平章事者。田、陈二人乃串通凤翔节度使李昌言论郑畋无理,畋亦多次上表辞位。中和三年(八八三)七月,诏罢郑畋宰相,任太子太保,使就子彭州刺史郑凝绩处休养。自是之后,朝廷进退宰相,大都受制于藩镇。同月,以兵部尚书判度支裴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郑畋,字台文,荥阳(今河南)人。会昌二年(八四二)进士及第,任藩镇幕府。咸通五年(八六四)入朝,累迁为中书舍人。十年,以作诏称旨为同僚推服,迁户部侍郎,十一年,充翰林学士承旨。后因事被贬为梧州刺史。僖宗即位,郑畋先后内徙郴、绛二州,复人为右散骑常侍。乾符元年(八七四),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因反对招抚黄巢事与宰相卢携忿争,俱罢相。广明元年(八八0),郑畋任凤翔(今陕西)节度使。同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僖宗奔蜀。郑畋招集畿内散兵,顽抗义军,中和元年(八八一),郑畋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败农民军于龙尾陂(今陕西岐山东),遂与京西北诸镇约盟,传檄天下,号召四方藩镇合兵围长安,竭力阻遏黄巢农民军在关中的发展。不久,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逐郑畋,自为留后。郑畋被罢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为闲官。二年,僖宗召畋至成都行在所,复相位,主持军务。三年,僖宗将还京,宦官田令孜及其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与宰相李昌言三人合力排郑畋去位。不久,郑畋卒于彭州(今四川彭县)其子任所,时年五十九(一作六十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