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宋之盟
| 事件經過:
魯襄公二十七年(前五四六)七月五日,在嚮戌的斡旋之下,晉趙之下、楚子木、魯叔孫豹、蔡公孫歸生、衛石惡、陳孔奐、鄭良霄以及許人、曹人在宋國都城西門以外結盟。季武子派人以魯襄公名義對叔孫豹說,要把魯看作和邾、滕一樣的貢賦較輕的小國,不久以後,齊人請求把邾作為屬國,宋人請求把滕作為屬國,所以邾、滕都不參加在宋國的諸侯結盟。叔孫豹說,邾、滕是別人的私屬;我們,是諸侯之國。為什麽要看作和他們一樣?宋、衛纔是和我們對等的。於是叔孫豹代表魯參加結盟。結盟時,晉、楚爭執歃血盟誓的先後。晉人認為晉本來是諸侯的盟主,從來沒有在晉國之前歃血的。楚人說,您說晉楚地位對等,如果晉永遠在前面,這就是楚弱於晉。而且晉楚輪流主持諸侯的結盟已經很久,難道專門由晉主持?叔嚮對趙文子說,諸侯歸附晉的德行,不是歸附它主持結盟。您致力於德行,不要去爭執先後。而且諸侯會盟,小國有辦理結盟具體事務的責任,讓楚國來幹,不也是可以的嗎?於是,晉讓楚人先歃血。七月六日,宋平公同時設享禮招待晉、楚兩國大夫。七月九日,宋平公和諸侯的大夫在宋都城的東北門蒙門外結盟。子木嚮趙武子詢問晉國著名的賢臣士會的情況,趙文子回答說,他傢的事井井有條,對晉人說,沒有可以隱瞞的情況。他的祝史嚮鬼神表示誠信,沒有言不由衷的話。子木回去告知楚康王。楚康王稱贊士會高尚,他說,能夠讓神和人高興,他輔佐五世國君作為盟主就是合適的。子木又對楚康王說,晉國作為諸侯領袖是合適的。晉有叔嚮這樣的卿輔佐,楚卻沒有和他相當的人。楚國不能與晉相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