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唐末農民起義
| 事件經過:
懿宗時期(八六0——八七三),統治集團日趨腐敗,賦役苛重,社會矛盾急劇激化,加之連年災荒,農民紛紛逃亡起義。乾符二年(八七五)春,王仙芝在長垣(今河南)發動起義,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五月,黃巢率衆數千人響應,兩軍會合作戰,馳騁中原。唐廷調諸道兵馬前往鎮壓,在優勢的敵軍面前,王仙芝兩度動搖欲降,遭黃巢等人斥責,二人分兵流動作戰。五月,王仙芝在黃梅(今湖北)戰死,尚讓率餘部赴毫州(今安徽亳縣)投奔黃巢,衆推巢為黃王,號衝天大將軍,建元王霸,署置官屬,建立起農民政權。隨後,黃巢揮師北進,剋沂州(今山東臨沂),濮州(今河南甄城北),進兵東都(今河南洛陽),遭唐軍阻遏,遂渡江南下至越州(今浙江紹興),被唐將張璘所敗。因開山路七百裏,進入福建。六年九月,攻剋廣州(今廣東),補充糧餉和士卒,衆至十萬。是年鼕,黃巢發佈文告,指斥朝廷腐敗,率大軍北伐,自號“義軍都統”。起義軍從桂州(今廣西桂林)出發,沿湘江順流上北,連剋潭州(今湖南長沙)等地。至荊門(今湖北)受挫,轉而東進。廣明元年(八八0)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饒)擊斃唐驍將張璘。七月,自采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飛渡長江。唐藩鎮皆擁兵自保,不敢出戰。十一月,起義軍占領東都。接着,突破潼關唐軍防綫,攻入長安,僖宗逃往成都(今四川)。是年(八八一)十二月十三日,黃巢稱帝,國號大齊,改元金統。唐朝官員四品以下酌情留用,三品以上全部罷免。起義軍沒收富豪財物,處死一批拒降的唐高級官員。但巢未派大軍追擊唐僖宗和出兵殲滅京畿的唐朝禁軍,也未提出明確的經濟政策,生産財政均無着落。關中地主又堅壁清野。這樣,當唐軍重新集結時,雙方力量逐漸發生了不利於義軍的變化。中和二年(八八二),巢將同州(今陝西大荔)防御使朱溫叛變降敵;沙陀李剋用率蕃兵一萬七千人會同唐軍嚮義軍進攻。黃巢幾次作戰失利,於三年四月東撤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六月,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守將趙犟堅守,巢軍久攻不剋。次年四月撤圍東進,途中遭李剋用和朱溫襲擊,大敗,退至狼虎𠔌(今山東菜蕪西南),又被敵軍追殺。六月十七日,黃巢兵敗自盡(一說為其甥林言所殺)。唐末農民起義歷時九年之久,至此失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