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浙東裘甫起事

國度: 中國  

朝政: 唐代

國君紀年: 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859年   十二月1日

地點: 中國

浙东裘甫起事
事件經過:

  大中十三年(八五九)十二月,裘甫(一作仇甫)在浙東起事,攻剋象山,進逼剡縣,浙東騷動。鹹通元年(八六0)正月,裘甫敗浙東(今浙江紹興)觀察使鄭祗德所派官軍,剋剡縣(今浙江嵊縣),開府庫,有兵數千人。二月,裘甫設伏大敗官軍,擊斃浙東將瀋君縱等三人。東南逃戶四面雲集來投裘甫,衆至三萬,分為三十二隊,每隊置小帥統轄。裘甫遂自稱天下都知兵馬使,改元羅平,鑄印曰:“天平”。大聚糧草,修製兵器,聲震中原。接着,起義軍分兵改剋唐興(今浙江天台)、上虞(今浙江余姚東南)、余姚、慈溪(今浙江慈城)、奉化、寧海(今浙江)等城,並派兵再圍象山。此時,義軍已威脅東南貢賦與漕運,懿宗乃改派王式代鄭祗德為浙東觀察使,並徵發忠武(今河南許昌)、義武(今河南滑縣)、昭義(今山西長治)等道兵前往鎮壓。王式赴浙東後,嚴明軍法,整頓軍事,加強騎兵,開倉濟民,割斷百姓與義軍的聯繫,肅清官軍內與裘軍密通者,使義軍陷於孤立。義軍方面,裘甫沒有采納部將劉暀建議攻取越州(今浙江紹興),然後嚮北嚮南發展,占據浙西(今江蘇鎮江)、福建(今福建福州),割據東南賦稅之地的建議,猶豫不决,坐失戰機。四月,王式命諸將分東、南兩路進攻義軍。義軍節節失利。五月,寧海失陷,裘甫率衆逃入甬溪洞(今浙江寧海西南)。後突出重圍,退保南陳館下(今浙江寧海西南)。又被浙東東路軍殺敗,死數千人。六月,裘甫再攻入剡縣堅守。王式命東、南兩路軍圍城,久攻不剋,遂絶剡城水源。廿一日夜,裘甫率衆突圍被俘。劉暀等二十餘人在越州被殺。裘甫被王式械送長安,八月被殺,起事首尾約七個月。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