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李惟嶽謀襲父寶臣位
| 事件經過:
李寶臣死後,其孔目官鬍震,傢僮王他奴勸惟嶽匿喪二十餘日,並詐為寶臣表,求令惟嶽襲位,德宗不許。惟嶽乃發喪,自為留後,並使將佐共奏求為節度使,德宗又拒之。初,李寶臣與李正己、田承嗣、梁崇義相勾結,約以土地傳之子孫。所以大歷十四年(七七九)田承嗣死後,寶臣竭力代請於朝,使承嗣侄悅襲位,代宗許之。至今,田悅亦為惟嶽請襲父位。德宗想革除藩鎮世襲之弊,所以堅决拒之。有朝臣上言:“惟嶽已據父業,如果不下令同意,必為亂。”德宗說:“藩鎮本無資以為亂,都是藉我土地,假我位號,以聚其兵。過去每因其請而下令同意,反而為亂日甚。可知爵命不能止亂而衹能助亂。惟嶽如果定要作亂,朝廷同意與不同意都相同”。故仍堅持不許。於是田悅與李正己各遣使與惟嶽密謀以兵拒朝命。魏博節度副使田庭玠(悅叔)勸田悅不要與李惟嶽、李正己連兵為叛,田悅不聽。成德節度判官邵真也勸李惟嶽不要拒朝命,惟嶽因其父寶臣先與田承嗣、李正已有約,也不聽。惟嶽之舅前定州刺史𠔌從政,讀書多,有膽識,但為寶臣所忌,以前往往閉門稱病不出。至是往見惟嶽說:“當今天子聰明英武,欲使天下太平,故不許藩鎮子孫世襲。你現在首違詔命,朝廷一定集諸道兵討伐。大禍將至,悔之不及。你不如讓兄惟誠暫領軍務,自己入朝,因留宿衛。縱無大位,亦不失榮祿。”惟嶽仍不聽,從政衹好飲藥而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