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李光弼敗史思明於河陽

國度: 中國  

朝政: 唐代

國君紀年: 唐肅宗李亨乾元二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759年   十月6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史思明帥叛軍占領洛陽後,遂領兵攻河陽,使驍將劉竜仙至城下挑戰。竜仙恃勇輕出,舉右腳於馬鬣上,漫駡光弼。光弼對諸將說:“不知誰能為我取此人之首?”僕固懷恩請行。光弼況:“這不是大將的事。”左右說:裨將白孝德可往。光弼召問之。孝德請行。光弼問道:需要多少兵?孝德說:“我一人即可。”光弼雖壯其志,但仍要派兵保護。孝德說:“希望選五十騎兵出壘門作後援,並請大軍擂鼓助戰以壯士氣。”光弼遂撫其背而遣之。孝德懷挾兩矛,拍馬而出。剛出,懷恩即賀道:“此行必剋。”光弼說:“還未交鋒,何以知之?”懷恩說:“觀其攬轡安然,知其萬全。”竜仙見孝德獨來,心存輕視。待稍靠近,將要交鋒,孝德搖手示意,竜仙不明其意,相距十步,竜仙仍駡不止。孝德則停馬稍息,然後怒目問道:“叛賊識我否?”竜仙說:“你是誰?”孝德說:“我乃白孝德。”竜仙大駡說:“是何豬狗!”孝德突然暴呼,揮矛躍馬奮進。城上大軍鼓噪助戰,五十騎從後繼進,竜仙來不及發箭,退走堤上。孝德追及,斬首以歸,叛軍大為驚駭。思明有良馬千餘匹,每天在黃河南洗浴,來回往返,以示其多。光弼即命搜尋軍中母馬,得五百匹,而圈其駒於城內。等到思明馬至水邊,即盡放母馬出,母馬嘶鳴不休,思明馬皆浮水過河,官軍全數驅之入城。思明大怒,又列戰船數百艘,泛火船於前,想要燒掉浮橋,光弼則以百尺長竿,用氈裹鐵叉置其頭,迎火船而叉之。船無法前進,皆被焚燒。又以叉拒戰船,發炮石擊之,被擊中皆沉沒。思明又出兵河清(今河南濟源南),想斷光弼糧道,光弼則帥軍於野水渡而備之。趁天黑,還河陽,留部將雍希顥帥兵守柵。思明知光弼善於守城,不善野戰,遂派部將李日越半夜渡河來攻,並說:“不生擒光弼,不要回來見我。”日越帥五百騎於次晨至柵下,知光弼已回河陽,不敢回去復命,遂降於官軍。光弼厚待之,委以重任。叛將高庭暉聞之,也來降。乾元二年(七五九)十月六日,以庭暉為右武衛大將軍。思明又帥兵攻河陽,光弼使鄭陳節度使李抱玉堅守南城二日。城將陷落,抱玉騙叛軍說:“糧已盡,明天當降。”次日,抱玉繕完城備,又請戰。叛軍怒,急攻城,抱玉出奇兵,裏外夾擊,殺傷衆多。叛軍大將董秦夜帥騎兵五百降於光弼。當時光弼自帥兵守中潬。城外置柵,柵外挖壕深兩丈。十月十二日,叛將周摯捨南城,全力攻中潬。叛軍逼近城,以車載攻具,督衆填壕。光弼命荔非元禮帥勁兵拒敵。待塹壕填平,元禮即帥敢死隊突出,擊潰叛軍。周摯又收兵來攻北城,光弼立刻帥兵入北城,選擇叛軍陣地最強的西北角和東南角,命部將郝廷玉、論惟貞帥騎兵出擊。並命諸將,以軍旗掠地三下,全軍出擊,退卻者殺。並以短刀置靴中,說:“萬一戰不勝,諸將前死於敵,我自殺於後,因為我是國之三公,不能死於敵手。”諸將遂出戰,光弼在後督戰,諸將稍退者,光弼即命使者提刀斬首,於是諸將皆奮不顧身,並力奮擊,呼聲動地,叛軍大潰,殺千餘人,俘虜五百,溺水而死者千餘人,周摯逃走,擒其大將徐璜玉、李秦授。思明正在攻南城,知周摯敗,也帥叛軍奔逃。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