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史思明偽降唐

國度: 中國  

朝政: 唐代

國君紀年: 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757年   十二月22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唐軍收復洛陽,安慶緒逃至鄴郡(今河南安陽),其大將北平王李歸仁帥精兵曳落河及同羅、六州鬍數萬皆敗歸範陽,所過虜掠,人物無遺。史思明以精兵設備,並遣使招之,曳落河與六州鬍皆降。衹有同羅兵不從,思明帥兵擊之,同羅大敗,思明悉奪其所掠人與物,其餘同羅兵逃歸其國,思明勢力大增。安慶緒忌思明勢力強大,特遣部將阿史那承慶與安守忠往徵其兵。範陽節度判官耿仁智對思明說:“你現在位高勢重,別人不敢進言,我願冒死進一言。你為安氏父子盡死力而戰,是追於其兇威。現在唐王朝中興,天子仁聖,你如果能帥所部歸順朝廷,必轉禍為福。”其裨將烏承玼也說:“現在唐朝復興,安慶緒朝不保夕,你何必為其賣命而死!如果歸順朝廷,以贖前罪,易於反掌。”思明聽後以為然。阿史那承慶與安守忠奉安慶緒之命以五千精銳騎兵自隨,至範陽,徵思明之兵,思明帥兵數萬來迎,相距一裏餘,派人對承慶說:“你與守忠遠來,這裏的將士十分高興,然邊兵怯懦,害怕你所隨勁騎,不敢進,希望你們能弛弓以安衆。”承慶等遂從思明之言。然後思明引承慶入內殿宴飲,另派人收其甲兵,諸郡兵皆給糧被遣回傢,願意留者厚加賞賜。次日,即囚禁承慶等,遣部將竇子昂奉表以所部十三郡及兵八萬來降唐,所部河東節度使高秀岩也來降。至德二年(七五七)十二月二十二日,竇子昂至京師。肅宗大喜,封思明為歸義王,以為範陽節度使。並其子七人皆封顯官。又遣內侍李思敬與烏承恩往範陽宣慰,使思明帥所部兵討安慶緒。先是慶緒以部將張忠志為常山太守,思明遂召忠志還範陽,以部將薛萼攝恆州(今河北正定)刺史,開井陘出常山之路。又招趙郡(今河北趙縣)太守陸濟,降之。思明又命其子史朝義帥兵五千攝冀州(今河北冀縣)刺史,以部將令狐彰為博州(今山東聊城)刺史。烏承恩所至宣佈朝廷詔旨,滄州、瀛州(今河北河間)、安州(今河北文安)、深州(今河北深縣)、德州(今山東陵縣)、棣州(今山東惠民)等州皆降於唐,除安慶緒據相州未下外,河北郡縣皆為唐所有。史思明擁強兵,居範陽老巢,因不願受製於安慶緒,所以偽降唐朝,以為權宜之計,不久即復叛。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