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李泌婉告肅宗勿聽讒言忌廣平王
| 事件經過:
至德二年(七五七)九月,李泌為肅宗草群臣賀上皇表後,對肅宗說:“臣現在已報陛下之德,想要退為閑人,還有什麽能比這更快樂呢!”肅宗說:“我與先生纍年以來同生死,共患難,現在正是一起有福同享的時候,為何要離我而去?”泌說:“臣有五不可留,願陛下聽任臣去,免臣於死。”肅宗說:“這是什麽意思?”李泌對言說:“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寵臣太深,臣功太高,跡太奇,有此五者,所以不可留。”肅宗說:“暫且睡吧,待以後再說。”泌說:“陛下現在與臣同榻而臥,猶不得請,況以後在殿上香案之前,陛下不讓臣去,是殺臣也。”肅宗說:“沒有想到你對我如此有疑心,我難道還會殺你嗎!你是把我當做越王勾踐了。”泌說:“陛下不殺臣,所以臣纔求歸隱,如果要殺臣,臣還敢再說什麽嗎!再說殺臣者,不是你皇帝陛下,而是我所說的‘五不可’。陛下過去待臣如此有恩,臣對有些事還不敢直言,何況天下已安,臣更不敢直言!”肅宗沉思良久說:“你所說的是我沒有從你的北伐戰略嗎!”泌說:“不是,所不敢說的是關於建寧王的事。”肅宗說:“建寧王是我的愛子,性格英勇果斷,艱難時有功,我難道不知道?但建寧王為小人所教,想害其兄,圖謀為太子,我從國傢利益來考慮,不得已而賜其自盡,你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李泌說:“如果建寧王是想要圖謀做太子,那麽廣平王應該怨恨之。但廣平王每次與臣言及其事,稱其冤,總是流涕嗚咽。臣今一定要辭陛下而去,所以纔敢言其事。”肅宗說:“建寧王曾經在夜間手按廣平王,是想加害。”泌說:“這都是小人散布的讒言,建寧王如此孝友聰明,難道會這樣做嗎?陛下昔時想用建寧王為元帥,臣請用廣平王。建寧王如果有此心,應該怨恨臣,但反而以臣為忠,更加親善,陛下由此可見其心。”肅宗聽後泣下說:“先生說的對。既往不咎,我不想再聽了。”李泌說:“我所以說這些事,並非要究既往,而是想陛下慎重將來。以前天後有四個兒子,長子是太子弘,天後正圖謀稱帝,惡其聰明,所以鴆殺之。然後立次子雍王賢為太子。賢內心憂懼,遂作《黃臺瓜辭》,希望以此來感悟天後。天後不聽,以至賢最後死於黔中。其辭是:“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現在陛下殺了建寧王,已一摘矣,希望謹慎不要再摘了!”肅宗聽後愕然說:“哪裏會這樣。請先生錄下這段辭,我要寫下來。”泌說:“陛下但記之於心,何必形之於外呢!”以上李泌所言,是因為當時廣平王俶有大功,張良娣忌恨之,常進讒言欲害王,所以李泌預告肅宗,避免瓜之再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