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封常清、高仙芝退保潼關
| 事件經過:
天寶十四年(七五五)十二月,封常清從洛陽敗走後至陝郡(今河南三門峽),陝郡太守竇廷芝已逃奔河東(今山西),吏民皆各自逃命。常清對高仙芝說:我連日與叛軍血戰,其士氣旺盛,難以阻擋。現在潼關無兵守禦,如果叛軍入關,長安就十分危險。陝郡無險可守,我們不如帥兵至潼關據險以守。高仙芝即將殘兵西奔潼關。當時叛軍追擊,唐軍狼狽而逃,隊伍散漫,士馬相踐踏:死者甚多。至潼關剛修完守備,叛軍即來進攻,但被唐軍擊退。安祿山遂使其大將崔乾佑屯陝郡,臨汝、弘農(今河南靈寶)、濟陰(今山東定陶)、濮陽(今河南濮陽)、雲中(今山西大同)等郡皆降於祿山。當時朝廷所徵諸道兵皆未趕到,長安洶懼,害怕安祿山攻入潼關。祿山正謀稱帝,留東京不進,唐朝廷纔得藉機集兵備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