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南宮說測日晷與極星
| 事件經過:
開元十二年(七二四)四月二十三日,命太史監南宮說等於黃河南北平地測量日晷及極星,各地同時於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候之。如量得(一)陽域晷(日影)長一點四八尺弱,夜視北極出地高三十四點四度。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南約三十裏,古陽城邑,漢置縣,唐易名“告成”,其地原有測景臺,相傳周公卜洛,立表測景,謂此地為周之地中。(二)瀎儀嶽臺晷長一點五尺微強,極高三十四點八度。瀎儀今河南開封,嶽臺在舊縣西,唐以此地為唐之地中。(三)朗州晷長零點七七尺,極高二十九點五度。朗州今湖南常德。(四)蔚州晷長二點二九尺,極高四十度。蔚州今河北蔚縣。已知由朗州至蔚州,南北距離三千六百八十八裏九十步,晷差(二點二九——零點七七)一點五二尺,極差(四十——二十九點五)十點五度。又南至交州(今越南河內,約當北緯二十一度),晷出表南零點三三尺;八月,海中南望老人星(即南極星)下,衆星粲然,皆古所未名。大率去南極二十度以上星皆可見。按:此乃世界第一次對地球子午綫長度的實測,《唐會要》捲四十二“測景”所記各地數據甚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