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張柬之等斬二張

國度: 中國  

朝政: 唐代

國君紀年: 唐中宗李顯神竜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705年   元月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神竜元年(七0五)正月,太後仍臥病洛陽迎仙宮之長生殿,病重,宰相張柬之等思乘機擁太子復闢。然太後寵二張,衹許二張侍側,太子、宰相及外臣俱不得近。初,群臣欲以謀反罪誅二張,太後不以為反,至是,張柬之等决以兵誅之。先是久視元年(700)柬之由荊州長史擢洛州長史時,與代者楊元琰語及太後革命(周革唐命)事,元琰慨然有匡復之志,及柬之入相,遂引元琰為右羽林將軍,曰:“今日非輕授也。”柬之又用司刑少卿桓彥範、中臺右丞敬暉及右散騎侍郎李湛皆為左右羽林將軍,委以禁兵。柬之又謂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曰:“將軍今日富貴,誰所致耶?”多祚泣曰:“大帝(高宗)也。”柬之曰:“今大帝之子為二竪(二張)所厄,大將軍不思報大帝之德乎?”多祚曰:“苟利國傢,惟相公處分,不敢顧身及妻子。”因指天地以自誓。柬之既聯絡北門諸軍,然後與宰相崔玄瑋、相王府司馬袁恕己及敬暉、桓彥範謀舉事。適姚元之自靈武至,柬之復以其謀告之。太子於北門問太後疾,彥範,暉同謁,密陳其策,太子亦許之。二十二日,柬之、玄啼、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帥左右羽林兵五百餘人先至北門(即玄武門),而遣多祚、湛及駙馬都尉王同皎往東宮迎太子。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神器(帝位)付殿下,而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今天地有靈,北門(禁軍)、南牙(宰輔),同心協力,以誅二竪,復李氏社稷,願殿下暫至玄武門以副衆望。”太子曰:“兇竪本當夷滅,然上(太後)體不安。恐緻驚嚇。諸公更為後圖。”李湛曰:“諸將相不顧傢族以保衛社稷,殿下奈何置之死地?請殿下自出止之。”太子深知傳位巳定,不必乘母病危,而諸臣急於求成,藉誅二張之名,以圖擁戴之功,故不得不出。於是同皎扶抱太子上馬,合柬之、玄瑋等從玄武門斬關而入,至迎仙宮,逕斬易之、昌宗於廡下。史未言二張擁兵對抗,則知其無謀反之圖;史已言立廬陵王為太子乃吉、張之謀,益知二張無取代太子之意。二張少年弄臣,愛之者莫過太後,知之者亦莫過太後,苟或謀反,一夫一繩縛之可已,何待北門南牙洶洶然若有介事哉!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