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美國國務院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的白皮書

國度: 中國  

朝政: 國共內戰

事件類型: 外交

日期: 1949年   八月5日

地點: 蘇爾特

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
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
事件經過:

  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的白皮書。毛澤東發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等文,批判白皮書
  
  美國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白皮書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渡過長江,4月23日解放京,推翻了蔣傢王朝,美國的扶蔣反共政 策宣告失敗。為了開脫侵華政策失敗的責任,美國國務院於同年8月5日正式發展題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的白皮書。白皮 書的正文分為8章,敘述從1844年美國強迫中國簽訂《望廈條約》以來,直至1949年中國人民革命在全國範圍內取得 基本勝利時止的中美關係,其中特別詳細地敘述了抗日戰爭末期至1949年5年中間,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千方百計反 對中國人民革命,最後遭到失敗的經過。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整個美帝國主義在中國人民中的威信已 經破産了,美國的白皮書,就是一部破産的記錄”。白皮書為中國人民提供了一本絶妙的反面教材。
  
  美國政府對臺灣問題負有責任 美國國務院1949年發表的《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白皮書和艾奇遜國務卿給杜魯門總統的信都承認,美國政府基於它的所謂全球戰略和維護本國利益的考慮,曾經不遺餘力地出錢、出槍、出人,支持國民黨集團打內戰,阻撓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艾奇遜在他的信中說:"中國內戰 不祥的結局超出美國政府控製的能力,這是不幸的事,卻也是無可避免的";"這種結局之所以終於發生,也並不是因為我們少做了某些事情。這是中國內部各種力量的産物,我國曾經設法去左右這些力量,但是沒有效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以後,當時的美國政府本來可以從中國內戰的泥潭中拔出來,但是它沒有這樣做,而是越陷越深,先是對新中國采取了孤立、遏製的政策,其後在朝鮮戰爭爆發後,撕毀了美國關於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1950年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宣佈:"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臺灣的任何攻擊。"美國第七艦隊侵入了臺灣海峽,美國第十三航空隊進駐了臺灣。為了使美國武裝入侵臺灣合法化,1954年12月,美國又與臺灣當局簽訂了所謂《共同防禦條約》,將中國的臺灣省置於美國的"保護"之下。 美國政府繼續幹預中國內政的錯誤政策,造成了臺灣海峽地區長期的緊張對峙局勢,臺灣問題自此亦成為中美兩國間的重大爭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苏尔特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