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修改《大唐雅樂》
| 事件經過:
唐朝建立初年,軍務、政務繁忙,根本無暇顧及雅樂之事,宴享時均沿襲隋朝舊製,奏九部樂。幾年以後,唐朝境內逐漸平安。唐高祖李淵於武德九年(六二六)正月,詔令時任太常寺少卿的幽州範陽(今河北涿州)人祖孝孫負責修訂雅樂。因祖孝孫曾在隋朝做過官,並且熟習梁、陳、齊周及隋朝舊樂、吳楚之音及吳戎之伎,所以他仔細斟酌南北音樂,並考證古音,歷時二年半,於貞觀二年(六二八)六月,作成《大唐雅樂》,修定過的大唐雅樂以十二月各順其律,以旋相為宮,製定十二樂,總共三十二麯,八十四調,祖孝孫恢復已亡絶很久、世人都不懂的旋宮之義,對其前的音樂保留作出了貢獻。《大唐雅樂》的修訂,打破了南北鬍漢音樂的界限,將南北鬍漢音樂融於一體,在古代宮廷音樂史上有重要地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