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燭之武退秦師
| 事件經過:
晉文公流亡在外路過鄭國時,鄭文公無禮相待,城濮之戰時,鄭與楚親善。於周襄王二十二年(前六三0)九月,晉文公聯合秦穆公率軍包圍鄭國。晉軍駐紮在函陵(今河南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南(今河南中牟縣南)。鄭國大夫佚之狐見形勢危急,便嚮鄭文公建議,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敵軍就一定會退走。燭之武推辭說,自己年富力強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更無能為力。鄭文公說,我沒能及早任用您,現在形勢危急纔來求您,這是寡人之過,請以國傢安危為重而完成重托。燭之武這纔答應,他乘黑夜用繩子從城上垂下來,進見秦穆公說,說,秦、晉包圍鄭國,鄭自知行將滅亡。如果鄭滅亡而有利於君主,那還值得勞動君主左右隨從。然而,滅亡鄭國衹會給鄰國增加土地,鄰國強大,就是削弱,如果赦免鄭國,讓它做東道主,那麽秦來往使節就會大大方便。再說,晉國的欲望很難滿足。晉答應給秦國以焦(今河南三門峽市西)、瑕(今河南陝縣南)兩地,又欲肆意開拓其西邊之地。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又如何西進?秦穆公聽後頓司,遂瑟鄭文公結盟,又派遣杞子、逢孫、楊孫等人在鄭國戍守,然後撤軍返歸。子犯請求攻擊秦軍,晉文公不允,認為若無秦的援助,晉就沒有今天。靠了別人的力量反而去敗壞他,就是不仁;失掉同盟國傢,就是不智;用動亂代替整齊,就是不武。遂下令。撤軍返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