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子帶之亂

國度: 中國  

朝政: 春秋

國君紀年: 姬鄭周襄王十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前635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子帶是周惠王寵子,周襄王之弟。與戎、狄早有聯繫。周襄王三年(前六四九),他召集成周附近的戎人攻入王城,焚燒都城東門。次年秋,子帶逃奔齊國。周襄王十四(前六三八)秋,周大夫富辰建議周襄王將子帶召回。子帶遂返回京師,受封於甘(今河南洛陽市南)。子帶回周以後,與狄女隗氏通姦,襄王遂廢除隗氏的王後之位。當初受襄王指派與狄人聯繫的周大夫頽叔和桃子,奉事子帶攻打周襄王。周襄王侍衛準備抵禦,襄王不允,自己離開成周,到達坎頽(今河南鞏縣東南)。但是,都城民衆不答應,又將襄王接回。此年秋,頽叔和桃子奉事子帶,領狄軍進攻成周,周軍大敗,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展等貴族大臣被俘。周襄王離開成周,逃到鄭國的汜(今河南襄城縣南)。子帶和隗氏住在溫(今河南溫縣西南)。鼕,周襄王派使臣到魯國報告禍難說,寡人缺乏德行,獲罪於母親的寵子子帶。,現在我僻處在汜地,謹以此報告。周襄王又派周大夫簡師父,左鄢父分別到晉國、秦國報告,以爭取其支援。魯僖公二十五年(前六三五)秦穆公率軍駐紮在黃河邊上,準備送周天子回朝。狐偃認為,晉要得到諸侯擁護,沒有比勤王更見效的了。既可以得到諸侯的信任,又合乎大義。繼續晉文侯的事業,宣揚信義於諸侯,在於能否得勤王首功。晉文公命卜偃占卜,得黃帝阪朱之戰的吉兆;又命占筮,也得吉兆。於是晉文公辭退秦軍,順流而下。三月十九日,晉軍駐紮在陽樊(今河南濟源縣東南),晉軍右翼部隊包圍溫,左翼部隊迎接周襄王。四月初三,周襄王返歸王城。然後,從溫邑擒獲子帶,把他殺死在隰城(今河南武涉縣境)。子帶之亂至此結束。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