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韓原之戰

國度: 中國  

朝政: 春秋

國君紀年: 姬鄭周襄王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前645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晉惠公之立,得力於幫,但他卻思將仇報。秦穆公夫人秦穆姬是晉惠公同父異母之姐,晉惠公自秦返晉時,秦穆姬將太子申生之妃賈君囑托給他,又讓他把流亡在外的晉公子都接回晉國。可是,晉惠公返國之後卻與賈君同居,又不接納公子,秦穆姬很惱怒。晉惠公曾答應給秦的財物、土地和五座城邑,後來也食言不給。晉有饑荒,秦運去粟米;秦有饑荒,晉卻拒秦人於境外。周襄王七年(前六四五)秋,秦穆公率軍伐晉。出發前,卜徒父占筮,得大吉大利之兆。秦、晉雙方交戰,晉軍三次敗北,退到韓地(今山西河津縣東南)。晉惠公詢問慶鄭,如何對付秦軍。慶鄭認為這是惠公自己釀成的惡果,無法可想。晉惠公認為慶鄭放肆無禮,在占卜選擇車右武士時,儘管慶鄭吉利,也不任用,而讓傢僕徒充任,又讓步揚駕禦戰車。晉惠公用鄭國進獻的駟馬駕車,這種馬外強工幹,進退旋轉都不盡人意,慶鄭勸他換掉,晉惠公不聽勸告。此年九月,韓簡偵察敵情後說,秦軍人數雖比晉少,但勇於戰鬥的武士卻超過晉一倍。晉惠公派韓簡到晉軍約戰,韓簡預料晉軍必敗,故不願從命。九月十四日,秦、晉在韓原交戰。晉惠公的小駟馬陷在爛泥中盤旋不出,惠公嚮慶鄭呼救。慶鄭說,您不聽勸諫,違抗卜兆,就是自求失敗,又何還要逃走?說罷獨自而去,惠公遂被秦軍俘虜。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