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速杞之戰

國度: 中國  

朝政: 春秋

國君紀年: 姬林周桓王十六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前704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周桓公十六年(前七0四),楚大夫鬥後比見隨妄臣少師倍受龐幸,認為伐隨的時機成熟,建議楚武王再次伐隨。此年夏,楚武王召集附近諸侯會於瀋鹿(今湖北鐘祥縣東),隨國未到會,楚武王以此為藉口率兵伐隨,軍隊駐紮在漢水、淮水之間。隨國賢臣季梁建議,先嚮楚人表示投降,等楚人拒絶再作戰,如此,可以激怒我軍而懈怠敵軍。少師卻主張速戰速决,以免楚軍逃跑。隨侯聽從少師,率軍出戰。季梁遠望楚國軍隊,告訴隨侯,楚人左為尊,國君一定在左軍之中。隨軍應避免與楚王正面作戰,而攻擊其右軍。右軍無良將指揮,必敗無疑,整個楚軍就會遺散。少師卻認為,若不與楚王正面作戰,就表示隨國低楚國一等。隨侯采納少師之見,在速杞(今湖北應山縣西)與楚軍交戰,隨軍被打敗逃走。鬥伯比俘獲隨侯的戰車和作為隨侯戎右的少師。秋,隨侯提出與楚媾和,楚武王不答應,鬥伯比認為,上天已經去掉隨國的禍害——少師,隨國便不是輕易可以被徵服,還是媾和為好。楚武王聽從鬥伯比建議,遂與隨侯盟誓修好。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