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求识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以下见《诗纪》): 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
八十三吟: 枯桐已爨宁求识?弊帚当捐却自珍。
浣溪沙: 犹省当来求识面,隔帘清唱倒琼彝。
酹江月(咏梅): 不求识觉,风致何高妙。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 何当求识面,介子同里闬。
寄邓公寿: 海内十年求识面,江边一见即论心。
夜雨有感: 少时诸老争求识,晚岁殊方罕定交。
赠应秀才: 自说辛勤求识面。
赠种徵君收: 两制词臣求识面,九重天子望祇颜。
东归同年三山王簿宾之赵户立父连簿仁父典上舍偕行分道买樽酌别: 求识心鉴齿。
次韵吴仲权镒见简: 几年求识面,数刻遂离群。
以近诗寄尤运使: 求识尤太史,泛舟维豫章。
张以诗卷来再用韵谢之: 半生求识终无遇,一见于今已后期。
子进子仪过予山居子进有诗次韵呈子进兄弟二首: 求识自初年。
再韵简菊坡: 草木虽多懒求识
升庵诗话(8-14): : 不求识赏。
卷五: : 冲寂自步求识赏";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卷之二: : 不求识赏;
湘烟小录: : 恒求识面。
杜甫: :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6]。
三、 杜甫(2): : 即“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