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宪宗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唐宪宗派宦官和和尚从凤翔法门寺,将释迦摩尼的指骨一节迎到长安宫廷供奉,三
琵琶行并序: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长恨歌: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
杜陵叟: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
放言五首(其一): 这是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宪宗元和十年(815)春,诗人和宗简都在朝廷供职,宗简在长安升平坊购了一所新
宿紫阁山北村: 宪宗宠信宦官吐突承璀,让他做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再游玄都观: 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
西塞山怀古: 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3、嗣皇:指唐宪宗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曾引起宪宗大怒,几 乎丧了性命。
石鼓歌: 宪宗登基后采取铲藩镇、抑宦官的政策,使朝政出现了中兴之兆。
韩碑: 1、元和天子:指宪宗李纯。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
河湟: 宪宗皇帝亦留神。
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春,韩愈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常与功曹参军张署诗酒往还
寄卢仝(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南涧中题: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秋天,柳宗元游览永州南郊的袁家渴、石渠、石涧和西北
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宪宗、穆宗两朝,皆为内供奉,赐居红楼院。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淮西(今河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得乐天书: 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
酬乐天频梦微之: 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
连昌宫词: 接着诗笔转而称赞当今宪宗皇帝大力削平藩镇叛乱,和平有望。
村居苦寒: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白居易因母亲逝世,离开官场,回家居丧,退居
舟中读元九诗: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便因病传位给宪宗
寄韩潮州愈: 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贬为潮州刺史。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