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但指
感遇十二首(其一): 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
陇西行: 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
观江淮名胜图: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游灵隐高峰塔: 但指穴藜床。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 但指天南边。
三月晦日送客: 但指出其“有致”,信是如此。
芳心苦: 但指明“语”的对象为骚人,则比李诗的含义为丰富、深刻。
江神子(述情): 但指日,约鸾栖。
今春大震电雨雹南峰无之黄梦得诗来有天意因以旌遗逸之句正恐其轻忽灾异失圣人迅雷风烈必变之意用其韵以解之: 但指嘉禾歌赤舄。
寄题桐君祠: 问姓云何但指桐,桐孙终古与无穷。
奉题付珠二首: 初祖西来但指心,大光明藏在胸襟。
使闽过延平: 往来但指龙津说,不道人中自有龙。
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辄复和谢: 但指庭前双柏石,要予临老识方壶。
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 但指圣人清。
书渔庄邂逅录卷末: 但指气精为造化,岂知铅汞有深微。
元夕日承再示梅韵佳作过形褒借辄尔继和自兹当绝笔矣: 渴想声猷但指梅。
钝吟杂录: : 但指事咏物之文,或无古题,《英华》分别,亦有旨也。
邵氏闻见后录: : 但指摘其用事之误。
王安石: : 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韩元吉: : 这两字不但指“江干春暮”,也兼指“竹里题诗”和“花边载酒”;
张孝祥: : 岂但指空间距离之遥远,更是指光复时间之渺茫。
吴文英: : ”“尘土”不但指物质上之尘土,同时兼指人世间之种种尘劳污染而言。
王沂孙: : 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应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
张九龄: : 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
陈陶: : 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
崔橹: : 但指出其“有致”,信是如此。
刘禹锡: : 但指出个人的沉滞算不了什么,历史还是要向前发展,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
卷六: : 但指穴藜床。
卷二十一: : 但指庭前双柏石,要予临老识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