矻矻被吟牽,因師賈浪仙。江山風月處,一十二三年。 雅頌在於此,浮華緻那邊。猶慚功未至,謾道近千篇。 到來江上久,誰念旅遊心。故國無秋信,鄰傢有夜砧。 坐遙翻不睡,愁極卻成吟。即恐髭連鬢,還為白所侵。 無纔加性拙,道理合藏蹤。是處非深遠,其山已萬重。 經時鄰境戰,獨夜隔雲舂。昨日泉中見,常魚亦化竜。 不難饒白發,相續是灘波。避世嫌身晚,思傢乞夢多。 暑衣經雪着,凍硯嚮陽呵。豈謂臨岐路,還聞聖主過。 天高紫閣侵,隱者信瀋瀋。道長年兼長,雲深草復深。 如非禪客見,即是獵人尋。北笑長安道,埃塵古到今。 鐘陵城外住,喻似玉瀋泥。道直貧嫌殺,神清語亦低。 雪深加酒債,春盡減詩題。記得曾邀宿,山茶獨自攜。 一生吟興僻,方見業精微。事若終難得,鄉應不易歸。 亂收西日葉,雙掩北風扉。合國諸卿相,皆曾着布衣。 布褐東南隱,相傳繼謝敷。高譚夫子道,靜看海山圖。 事免傷心否,棋逢敵手無。關中花數內,獨不見菖蒲。 劍佩已深扃,茅為嶽面亭。詩猶少綺美,畫肯愛丹青。 換筆修僧史,焚香閱道經。相邀來未得,但想鶴儀形。 舟行復陸行,始得到鹹京。準擬何人口,吹噓六義名。 亂山遙減翠,叢菊早含英。衣錦還鄉日,他時有此榮。 力進憑詩業,心焦闕問安。遠行無處易,孤立本來難。 楚月船中沒,秦星馬上殘。明年有公道,更以命推看。 格外綴清詩,詩名獨得知。閑居公道日,醉臥牡丹時。 海鳥和濤望,山僧帶雪期。仍聞稱處士,聖主肯相違。 無愁無纍者,偶嚮市朝遊。此後乘孤艇,依前入亂流。 高眠歌聖日,下釣坐清秋。道不離方寸,而能混俗求。 萬裏去非忙,惟攜貯藥囊。山傢消夜景,酒肆過年光。 立鶴洲侵浪,喧蛩壁近床。誰人臨上路,乞得變髭方。 久食主人魚,春來復舊居。遠無千裏浪,輕有半船書。 過片晴雲淡,消殘暮雪虛。嶽陽多異境,搜思勿令疏。 長安鼕欲盡,又送一遺賢。醉後情渾可,言休理不然。 射衣秦嶺雪,搖月漢江船。亦過春兼夏,回期信有蟬。 長安人擾擾,獨自有閑心。海上山中去,風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鶴曉雲深。易姓更名數,難教弟子尋。 諸機忘盡未忘詩,似嚮詩中有所依。遠境等閑支枕覓, 空山容易杖藜歸。清猿一一居林叫,白鳥雙雙避釣飛。 欲畫淨名居士像,焚香願見陸探微。 臨水登山自有期,不同遊子暮何之。閑眠默坐身堪賞, 已去還來事可知。林鳥隔雲飛一餉,草蟲和雨叫多時。 思君最易令人老,倚檻空吟所寄詩。 山齋西嚮蜀江濆,四載安居復有群。風雁勢高猶可見, 雪猿聲苦不堪聞。新詩寫出難勝寶,破衲披行卻類雲。 每喜溯流賓客說,元瑜刀筆潤雄軍。 傳衣傳鉢理難論,綺靡銷磨二雅尊。不許姓名留月觀, 終攜瓶錫去雲門。窗間挂燭通宵在,竹上題詩隔歲存。 珍重荊門鄭從事,十年同受景升恩。 竹錫銅瓶配衲衣,殷公樓畔偶然離。白蓮幾看從開日, 明月長吟到落時。活計本無桑柘潤,疏慵尋有水雲資。 今朝回去精神別,為得頭廳宰相詩。 綢衣木突此鄉尊,白盡須眉眼未昏。醉舞神筵隨鼓笛, 閑歌聖代和兒孫。黍苗一頃垂秋日,茅棟三間映古原。 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擻衣裾蘚色侵。 枉道一生無係着,湘南山水別人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