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页 |
【赏析】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劳工神圣”的思想。“五四”前后,出现了一批反映人力车夫生活的作品,单以《新青年》而论,直接以“人力车夫”为题的,就有沈尹默、胡适的诗,陈绵的短剧。同情、怜悯、人道主义、劳资协作、互爱互助等主题的作品,连篇累牍地出现。连“觉悟社”部分成员也主张将“共同生活”与他们原来提倡的“家庭问题”、“工读主义”并列,几次组织社内讨论。一九一九年十二月,鲁迅发表《一件小事》,通过一个人力车夫的形象,暗示知识分子应当向劳动人民学习,作品展示了高过于同时代人的思想立场。就在同一个月,周恩来写了这篇《死人的享福》,在观念上批判胡适,揭示了“互助”、“协作”、“共同生活”之类虚伪欺骗的实质。全诗先用十行叙述故事,其中九、十两行写浮面现象,托出虚假的互助感情,而后将转折的重点放在第十一行句末的一个问号上,向所谓“共同生活”提出怀疑的挑战,又用两句话直截了当地作了回答。那两句的读法应该是:
活人的——劳动!死人的——享福!
“活”和“死”在这里都是动词(即及物动词),意思是说:养活人的人,永远辛苦地劳动着;而剥削、压迫、置人于死地的人,却始终在那里逍遥享福,这便是“共同生活”的现状。作者触及的是深刻的社会本质问题,却将它一语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