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Yang Wanli  宋代   (1127~1206)
昭君怨·荷雨 Lamentations of lady zhaojun Dutch rain
好事近 Good near
水调歌头 Shuidiaogetou
念奴娇 Stories of
武陵春 Wu Ling Chun
昭君怨 Lamentations of Lady Zhaojun
忆秦娥 Same Name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Good near Jul thirtieth day of a month yedeng blossoms kawadani full moon work
武陵春 Wu Ling Chun
安乐庙头 Cushion Temple Head
岸柳 An Liu
岸沙 Shore sand
岸树二首
岸树二首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aug Twelfth Night Chengzhai full moon
八月朔晓起趣辨行李 Aug beginning Xiao qi Interest identified luggage/baggage
多首一页
古诗 ancient style poetry
昭君怨

杨万里


  (赋松上鸥·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
  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
  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
  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
  报沙鸥。

【赏析】   本词是杨万里辞官归隐家乡江西吉水时的作品,题目《赋松上鸥》说明,这是一首咏物词。小序交代了鸥来复去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感而赋之”一句,则说明写作动机。
  
    上片写作者静坐书室,意外地听窗外松树上有沙鸥前来投宿,十分惊喜。“偶听松梢扑鹿”,“偶”字意即偶然地,或者说是意料之外地,“扑鹿”是象声词。首句说,他偶然听到门前松树梢上有飞鸟拍打翅膀的“扑鹿”声,凭着生活经验,他“知是沙鸥来宿”。首二句无丝毫的渲染与夸饰,似乎是简单地平铺直叙,但只要稍稍揣摩,便不难发现,这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寂静,又写出了树上鸥鸟的活动,从字面看,人未见形,鸥未露体,而在读者的意念中,却分明“看”到作者凝神谛听的神态,“听”到沙鸥抖动翅膀的扑扑鹿鹿的声音,这足以说明,这两句近似口语的话,并非随意信手写来,而是经过认真推敲锤炼而得,因此颇为传神。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沙鸥前来投宿,作者无限欣喜,他小心翼翼地向正在玩的孩子们示意,告诫他们不要吵闹,恐怕惊吓了鸥鸟。这两句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沙鸥这种鸟儿非常喜欢,同时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而且增加了本词的生活气息。“莫”字和“恐”字表达出作者对沙鸥由衷的喜爱。
  
    下片写鸥鸟远飞,词人不免怅然若有失,进而将鸥鸟人格化,与之沟通思想,借以抒发心志。“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作者正因为沙鸥落在“诚斋”门前松树上高兴,转瞬间沙鸥忽然振翅远飞,作者深感失望,先前的激情顿时冷落下来。“不知何处”说明作者对鸥鸟十分记挂,面对一片空虚的茫茫夜空,他万分焦虑,却又无可如何。两句中“飞去”二字重复使用,这种手法在现代修辞学上称为“顶真”,因为用得恰切自然,所以读起来丝毫没有重复的感觉。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结尾两句,作者和盘托出心志,把自己辞官归隐的事告诉沙鸥,表述了他期望求得沙鸥“理解”的心情。据《宋史》记载,杨万里长期被贬,愤而辞官家居,临终前曾有“韩佗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话,说明他因为报国无门,又不被人理解,忧愤至死。本词把沙鸥视为“知己”,寄托自己的感情,其意也在于排解内心的苦闷。(王方俊)



【北美枫文集】松树沙鸥
编辑者: 白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