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火光中
郭沫若
  一 懷古——貝加爾湖畔之蘇子卿
   
  電燈已着了光,
   
  我的心兒卻怎這麽幽暗?
   
  我孤獨地在市中徐行,
   
  想到了蘇子卿在貝加爾湖湖畔。
   
  我想象他披着一件白羊裘,
   
  氈履,氈裳,氈巾復首,
   
  獨立在蒼茫無際的西比利亞荒原當中,
   
  有雪潮一樣的羊群在他背後。
   
  我想象他在個孟春的黃昏時分,
   
  待要歸返穹廬,
   
  背景中貝加爾湖上的冰濤,
   
  與天際的白雲波連山竪。
   
  我想象他嚮着東行,
   
  遙遙地正望南翹首;
   
  眼眸中含蓄着無限的悲哀,
   
  又好象燃着希望一縷。
   
  二 觀畫——Millet的《牧羊少女》
   
  電燈已着了光,
   
  我的心兒卻怎這麽幽暗?
   
  我想象着蘇子卿的鄉思,
   
  我步進了街頭的一傢畫館。
   
  我賞玩了一回四林湖畔的日晡,
   
  我又在加裏弗尼亞州觀望瀑布——
   
  哦,好一幅理想的畫圖!理想以上的畫圖!
   
  畫中的人!你可不便是鬍婦嗎?鬍婦!
   
  一個野花爛縵的碧緑的大平原,
   
  在我的面前展放。
   
  平原中立着一個持杖的女人,
   
  背後也涌着了一群歸羊。
   
  那怕是蘇武歸國後的風光,
   
  他的棄妻,他的群羊無恙;
   
  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眼中,
   
  那含蓄的是悲憤?怨望?凄涼?
   
  三 贊像——Beethoven的肖像
   
  電燈已着了光,
   
  我的心兒卻怎這麽幽暗?
   
  我望着那彌勒的畫圖,
   
  我又在《世界名畫集》中尋檢。
   
  聖母,耶穌的頭,抱破瓶的少女……
   
  在我面前翩舞。
   
  哦,貝多芬!貝多芬!
   
  你解除了我無名的愁苦!
   
  你蓬蓬的亂發如象奔流的海濤,
   
  你高張的白領如象戴雪的山椒。
   
  你如獅的額,如虎的眼,
   
  你這如象“大宇宙意志”自身的頭腦!
   
  你右手持着鉛筆,左手持着原稿,
   
  你那筆尖頭上正在傾瀉着怒潮。
   
  貝多芬喲!你可在傾聽什麽?
   
  我好象聽着你的symphony了!
   
  1919年年末初稿 1928年2月1日修改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上海《時事新報·學燈》。發表時原註寫於一九二○年四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