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玉清景,繁盛極當時。
千古事難追。
漢傢別朝秋風起,空出奉宸衣。
三山浮海日暉暉。
羽蓋共雲飛。
靈宮舊是樓真處,還望玉輿歸。 玉宸朝晚,忽掩赭黃衣。 愁霧鎖金扉。 蓬萊待得仙丹至,人世已成非。 竜軒天仗轉西畿。 旌旆入雲飛。 望陵宮女垂紅淚,不見翠輿歸。 上林春晚,曾是奉宸遊。 水殿戲竜舟。 玉簫吹斷催仙馭,一去隔千秋。 遊人重到麯江頭。 事往涕難收。 空餘禦幄傳觴處,依舊水東流。 白鷺敞西軒,棟宇窮爽塏。 千峰若聊環,翠色不可解。 是時天宇曠,六幕無織靄。 金鬥熨秋江,素練橫衣帶。 乾坤清且斂,氣象朝昏改。 蘆花作雪風,飛舞來滄海。 九霄汀鶴起,萬裏檣烏快。 月上三山頭,鳥沒橫塘外。 蒼茫洲渚寒,銀錯星鬥大。 開樽屏絲竹,披襟嚮簫籟。 餘生本江湖,偃蹇欣作會。 清與雖自發,苦嗜亦吾纍。 魚竜憑夜濤,四面忽滂湃。 安得犀燈然,煌煌發水怪。 奉詔金門草聖題,平明趨過殿西墀。 宮床賜筆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時。 朝論衹應收俊傑,皇心非不監安危。 玉堂詞客承恩久,幾度曾來醉禦卮。 忝班清禁接嚴徐,詔侍延英訪對初。 滄海煙霞連太液,丹宵日月近雕浴。 明廷已奏河汾策,紫府誰將姓字書。 從此青雲知有路,緻君材業不應疏。 清曉華芝度景陽,凝嚴又許對西廂。 通宵客夢聞鈞吹,幾日朝衣帶禦香。 東觀圖書經屢讀,舊蹊桃李見新芳。 三千文字皆奇册,飽死侏儒詎足量。 端扆垂君治,顒昂十二旒。 藻文兼組爛,玉氣若虹浮。 體重宸居邃,仁深帝視收。 珠光延外燭,星采會中稠。 法服雖同盛,岩廊自舜遊。 無為格天下,涵德永孚休。 裊如垂綫軟如茵,古流蒙茸映曉痕。 解憾有情迷霧雨,恣生間地雜蘭蓀。 緑鋪春色圍茺寺,遠櫬斜陽接釣村。 波翻別浦情無盡,日下重樓望欲迷。 獨鳥自飛煙漠漠,行人不駐雨凄凄。 王孫何事徵鞍晚,蘭澤空聞杜宇啼。 風霜守塚不知年,犬類那思母愛偏。 卻謝漢恩頒五餌,載訟梳洗嚮山前。 昔對芳樽常感慨,今同華發半蕭疏。 唐傢一代成青史,漢殿多年誦子虛。 丹鳳春裁西掖詔,白麻夜草北門書。 幾時卻奉承明謁,玉蕊花邊並直廬。 一從奉詔銀臺路,下馬成詩奪鳳毫。 東觀已陪窺秘籙,南宮又接較群髦。 芝封紫掖文章貴,星近端門氣象高。 今是漢庭三獨坐,夜吟猶許醉春醪。 詔書初捧下西廂,重棘連催暮鑰忙。 緑綉珥貂留帝詔,紫衣鋪案拜宸香。 捲如驟雨收聲急,筆似飛泉落勢長。 十五年前出門下,最榮今日預東堂。 遊雲銷盡月當空,危坐西軒快水風。 往恨忽從中夜起,賞心難與故人同。 鼠驚琴匣聞餘響,螢度蓮塘見亂紅。 星薄漏稀猶不寐,寒聲通夕戰疏桐。 十裏煙郊書景和,春間流水緑生波。 樓前人意望無盡,柳上風光來最多。 雨歇隴雲猶漭瀁,草薫村燕自經過。 匆匆歸路迎殘照,猶得桑間駐玉珂。 凍雀無聲風葉乾,坐來飛霰灑窗寒。 梅花歲歲如相待,瓊樹朝朝不厭看。 邑犬他皇驚越俗,崖鬆偃亞老秦官, 衰顔不作安仁慄,一任斜吹上鬢端。 崇因開寶構,金碧畫相輝。 禁蹕隨曦馭,層城轉鬥機。 梵音獅子吼,妙相鴿王歸。 洛水浮神篆,天花滿禦衣。 塔疑從地涌,棟擬入雲飛。 上行乘今果,群超悟昨非。 慧珠常自照,法雨遍成霏。 但起真如念,梯梁即可幾。 皇祐更秋律,明堂奉帝禋。 粢盛雖蘆德,霜露本懷親。 於赫朝三後,無文秩百神。 九筵交玉幣,重屋近星辰。 邃幄留飈禦,清壇墮月津。 衣冠漢儀舊,金石舜韶新。 受胙開宣室外,鳴鐘降紫宸。 群陰先復旦,協氣鬥回春。 靈貺叢千祝,豐恩滲四垠。 慚非老辭筆,徒學頌堯人。 城外滄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對城樓。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樹風高葉易秋。 疏傅裏閭尋故老,秦皇車甲想東遊。 客心不待傷千裏,檻外風煙盡是愁。 將軍戈甲從天下,丞相旌旗匝地來。 堪笑怒螳猶強臂,不知蟄戶欲驚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顧山東治境開。 吏部聲名千古在,斷碑何處臥蒼苔。 漢傢宮省青槐下,信斷鰲峰日易斜。 應為能言鎖鸚鵡,翻愁無思學楊花。 風波滾滾驚人事,文字孳孳老歲華。 偶嚮東樓望春色,歸心不覺到天涯。 金縷黃竜扇,蘭芽翠釜湯。 君王回浴殿,步輦正生香。 繞臂雙縧脫,紅紗晝夢驚。 連吹紫雲麯,不及晚妝成。 緑艾初垂戶,青菰已劍觴。 人歸宮殿午,偏覺晝陰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