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孟云卿 Meng Yunqing  唐代  
相和歌辭·輓歌 In proper proportion Songs coronach
雜麯歌辭·悲哉行 Potpourri Songs How sad indeed OK
雜麯歌辭·古別離 Potpourri Songs ancient leave
雜麯歌辭·生別離 Potpourri songs accrue leave
行行且遊獵篇
古輓歌 ancient coronach
放歌行 expand a style of old Chinese poems
傷懷贈故人 Feel sad present decedent
鄴城懷古
傷情 condition of an injury
傷時二首(一作宋郊)
田園觀雨兼晴後作
汴河阻風 Name of a river in henan river Wind resistance
行路難 Passerby adversity
途中寄友人
寒食 Cold Food
新安江上寄處士 Xinan river The Send Department disabilities
句 sentence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賞析】   孟雲卿天寶年間科場失意後,曾流寓荊州一帶,過着極為貧睏的生活。就在這樣的飄泊流寓生活中的一個寒食節前夕,他寫下了這首絶句。
  
    寒食節在鼕至後一百零五天,當春二月。由於江南氣候溫暖,二月已花滿枝頭。詩的首句描寫物候,兼點時令。一個“滿”字,傳達出江南之春給人的繁花競麗的感覺。這樣觸景起情,頗覺自然。與這種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該是賞心樂事,第二句卻出人意外地寫出了“堪悲”。作者乃關西人,遠遊江南,獨在他鄉,身為異客;寒食佳節,倍思親人,不由悲從中來。加之,這裏的“寒食”二字,除了指節令之外,還暗含少食、無食之意,一語雙關,因此“他鄉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詩中常見的是以哀景寫哀情,即陪襯的藝術手法。而此詩在寫“他鄉寒食遠堪悲”前卻描繪出“二月江南花滿枝”的美麗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對繁花似錦的春色,便與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樓傷客心”,樂景衹能倍增其哀。恰當運用反襯的藝術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聯承上句“寒食”而寫到斷火。寒食禁火的習俗,相傳為的是紀念春秋時賢者介子推。在這個節日裏,人們多外出遊春,吃現成食物。野外無煙,空氣分外清新,景物尤為鮮麗可愛。這種特殊的節日風物與氣氛會給人以新鮮愉快的感受,而對於古代賢者的追思還會更使詩人墨客逸興遄飛,形於歌詠。歷來詠寒食詩就很不少,而此詩作者卻發人所未發,由“堪悲”二字,引發出貧居寒食與衆不同的感受來。寒食“無煙火”是為紀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風俗,而貧居“無煙火”卻是為生活所迫的結果。對於富人來說,一朝“斷炊”,意味着佳節的快樂;而對於貧傢來說,“往往”斷炊,包含着多少難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聯繫起來,以“不獨”二字輕輕一點,就揭示出當時的社會本質,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藝術構思是別緻的。將貌似相同而實具本質差異的事物對比寫出,這也是一種反襯手法。
  
    此詩藉詠“寒食”寫寒士的辛酸,卻並不在“貧”字上大作文章。試看晚唐張友正《寒食日獻郡守》:“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裏久無煙”,就其從寒食斷火逗起貧居無煙、藉題發揮而言,藝術構思顯有因襲孟詩的痕跡。然而,它言貧之意太切,清點了一番傢産不算,剛說“堪笑”、“堪憐”,又道“慚愧”;說罷“斷火”,又說“無煙”。不但詞蕪句纍,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遠不如孟雲卿此詩,雖寫一種悲痛的現實,語氣卻幽默詼諧。其三、四兩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為明朝寒食準備熄火,以紀念先賢;可象我這樣清貧的寒士,天天過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費心呢。這種幽默詼諧,是一種苦笑,似輕描淡寫,卻涉筆成趣,傳達出一種攫住人心的悲哀。這說明詩忌刻露過火,貴含蓄耐味。而此詩也正由於命意新穎,構思巧妙,特別是恰當運用反襯手法,亦諧亦莊,耐人咀嚼,纔使它成為難以數計的寒食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周嘯天)

【資料來源】 157_15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