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 屈原 Qu Yuan  楚国   (前340~前278)
離騷 lisao
九歌(一)東皇太一 Nine Songs 1 Donghuang Tai Yi
天問 Heaven
九章·懷沙 IX an article written by Qu Yuan
九章·惜誦 IX Xi Deng
九章·涉江 IX involved River
九章·哀郢 IX Ai Ying
九章·抽思 IX Pumping Si
九章·思美人 Si IX swan
九章·惜往日 IX Xi in days gone by
九章·橘頌 IX Tangerine
九章·悲回風 Nine Chapters upcast air
招魂 evocation
大招 dazhao
遠遊 pilgrimage
卜居 choose a place for residence
漁父 old fisherman
九歌(全) Nine Songs all
多首一頁
騷體 Sao style
九章·惜誦

屈原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
  俾山川以備禦兮,命咎繇使聽直。
  竭忠誠而事君兮,反離群而贅肬。
  忘儇媚以背衆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與行其可跡兮,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
  吾誼先君而後身兮,羌衆人之所仇也。
  專惟君而無他兮,又衆兆之所仇。
  壹心而不豫兮,羌無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患何罪以遇罰兮,亦非餘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巔越兮,又衆兆之所咍也。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也。
  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鬱邑餘侘傺兮,又莫察餘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餘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
  昔餘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吾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衆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懲於羹而吹[整/韭-正]兮,何不變此志也?
  猶有曩之態也。
  衆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
  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
  設張闢以娛君兮,願側身而無所。
  欲儃徊以幹傺兮,恐重患而離尤。
  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欲橫奔而失路兮,蓋志堅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而紆軫。
  擣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
  恐情質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願曾思而遠身。

【賞析】   [《離騷》和《九章》]
    《九章》由九篇作品組成:《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
  《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傳》中述及《哀郢》、《懷沙》時,並未提到“九章”一名,
  所以宋人朱熹認為這是後人將屈原九篇作品輯錄為一捲而加上的總名,現代研究者也大
  多信從此說。其中《思美人》以下四篇,研究者或以為出於偽托,但無法確定。
    《九章》的內容都與屈原的身世有關,這與《離騷》相似。但每一篇的篇幅較《離
  騷》短得多;所涉及的事實是生活中具體的片斷,不像《離騷》是綜合性的自敘;使用
  的手法以紀實為主,較少采用幻想的表現。
    在《九章》中,《橘頒》的內容和風格都比較特殊。作品用擬人化的手法,細緻描
  繪橘樹的燦爛奪目的外表,和“深固難徙”的品質,以表現自我優異的才華、高尚的品
  格,和眷戀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懷。在描寫過程中,詩人既不黏滯於作為象徵物的橘樹
  本身,又沒有脫離其基本特徵,從而為後世詠物詩的創作開闢了一條寬廣的道路。
    其他篇章,多為屈原在放逐期間所作。《涉江》是屈原在江南長期竄逐中所寫的一
  首紀行詩。詩中敘寫作者南渡長江,又溯沅水西上,獨處深山的情景。其中一段風光描
  寫最為人稱道:
    入漵浦餘邅回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
  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
    詩人抓住帶有特徵性的景物,寥寥數語,高度概括地寫出深山密林嶔崟幽邃的景象。
  這一景象,又恰到好處地襯托了詩人寂寞而悲愴的心情。楚辭中這類風光描寫,成了後
  世山水詩的濫觴,屈原也被推為我國山水文學的鼻祖。
    《哀郢》作於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陷楚都郡以後。屈原在流亡
  隊伍中,親眼目睹了祖國和人民遭受的苦難,思前瞻後,百感交集,以極沉痛的心情寫
  下這首詩,哀嘆郢都的失陷。
    詩歌從質問蒼天開篇,突兀而起,一下子將讀者引入國都殘破、人民罹難的悲慘情
  景中。而後以郢都為起點,由近到遠,寫出流亡過程中一步一回首,一步一揮淚的沉痛
  情感:“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過夏首而西浮兮,顧竜門而不見。”詩人越
  行越遠,郢都高大的喬木和矗立的城門都已在視綫中逐漸消失了,悲傷的淚水不覺像雪
  珠一樣紛紛灑落。最後,“亂辭”寫道:
    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以動人心弦的懷念之情,返回故鄉、重振傢邦的願望收尾,既照應了題目與開篇的
  內容,又給人無窮回味,全詩達到完美和諧的境界。
    《懷沙》一般認為是屈原臨死前的絶筆。在作出最終的選擇以後,詩人一方面再次
  申述自己志不可改,一方面以更為憤慨的語言指斥楚國政治的昏亂,表現出對俗世庸衆
  的極度蔑視。“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傑兮,固庸態也。”他甚至把衆人對他
  的壓迫,比作群犬亂吠。詩最後說道:“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
  類兮。”“類”有今所謂“榜樣”的意思。詩人希望世人能夠從自己的自殺中,看到為
  人的準則。
    《九章》的大部分都反映了屈原流放生活的經歷,是研究屈原生平活動的重要材料。
  這些詩篇善於把紀實、寫景與抒情相結合,以華美而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寫出復雜的、
  激烈衝突的內心狀態。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貢獻者: 金金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