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章碣 Zhang Jie  唐代  
城南偶題 South Dual problem
贈邊將
桃源 Taoyuan
麯江 Bend River
送韋岫郎中典泗州(一作癸醜歲毗陵會中貽同老)
贈婺州蘇員外 Su gift Wuzhou ministry councillor
寄友人 lodge at friend
雨 rain
觀錫宴 View Tin Yan
城東即事 Chengdong That is something
夏日湖上即事寄晉陵蕭明府 summertime Lake that is something Send Jinling Siu Ming House
對月 Of the month
浙西送杜晦侍禦入關
寄江東道友 lodge at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ddicts
下第有懷
春日經湖上友人別業 Spring trans- Lake friend villa
長安春日 Chang'an Spring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
春別 Chun Do
送謝進士還閩 Send Xie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Also Min
焚書坑 Biblioclast pit
東都望幸 Fortunately, the East is looking
旅捨早起
癸卯歲毗陵登高會中貽同志 Mao-year-old Piling, chang prefecture in jiang su province Will climb In Yi compeer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焚書坑

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竜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賞析】   這首詩就秦末動亂的局面,對秦始皇焚書的暴虐行徑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和無情的譴責。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納丞相李斯的奏議,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搜集焚毀儒傢《詩》、《書》和百傢之書,令下之後三十日不燒者,罰作築城的苦役,造成中國歷史上一場文化浩劫。
  
    焚書坑據傳是當年焚書的一個洞穴,舊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南的驪山上。章碣或者到過那裏,目之所觸,感慨係之,便寫了這首詩。
  
    詩一開始就接觸主題。首句用略帶誇張的語言揭示矛盾:竹帛化為灰煙消失了,秦始皇的帝業也就跟着滅亡了,好象當初在焚書坑裏焚燒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這一句夾敘夾議,明敘暗議,有實有虛。“竹帛煙銷”是實寫,有形象可見。“竹帛”是古代寫書的材料,這裏指書。“帝業虛”是虛寫。這種虛實相間的表現手法極富韻緻。
  
    次句就“帝業虛”之意深進一層,說是雖然有關河的險固,也保衛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宮殿。“關河”主要指函𠔌關與黃河,當然也包括其他關隘、河流,如散關、蕭關、涇河、渭河、崤山、華山等。賈誼《過秦論》:“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說“關河”,便概括一切可以倚恃的地理險阻。秦都鹹陽四周雖有這許多關山河川包圍着,但仍然鎖守不住,所以《過秦論》又說:“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闔,長戟不刺,強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艱。”再堅固的“籬笆”也擋不住起義軍隊的長驅直入。詩以“關河空鎖祖竜居”一句總括了整個秦末動亂以至秦朝滅亡的史實,言簡意深;並且以形象示現,把“帝業虛”這個抽象的概念寫得有情有景,帶述帶評,很有回味。“祖竜”指秦始皇。這裏不用“始皇”而用“祖竜”,决非單純追求用典,而是出於表情達意的需要。《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一項傳說: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對秦使者說:“今年祖竜死。”使者回報始皇,始皇聽了,好久不講話,過後自作解釋說:“祖竜者,人之先也。”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孫萬代諸“竜”之祖。而今江山易主,“祖竜”一詞正話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對秦始皇的絶妙諷刺,而且麯折有文采,合乎詩歌用語韻味。
  
    第三句點題,進一步用歷史事實對“焚書”一事做出評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書”看成是禍亂的根源,以為焚了書就可以消災弭禍,從此天下太平。結果適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境地。“未冷”雲雲是誇張的言辭,旨在突出焚書行為的乖謬,實際上從焚書到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首舉義旗,前後相隔整整四年時間。
  
    末句抒發議論、感慨。山東之亂持續了一個時期,秦王朝最後亡於劉邦和項羽之手。這兩人一個曾長期在市井中廝混,一個出身行伍,都不是讀書人。可見“書”未必就是禍亂的根源,“焚書”也未必就是鞏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過秦論》)的有效措施。說“劉項原來不讀書”,而能滅亡“焚書”之秦,全句純然是揶揄調侃的口吻,包含着極為辛辣的諷刺意味。從“竹帛”寫起,又以“書”作結,首尾相接如環,顯得圓轉自然。
  
    議論性的詩歌,既要剖析事理,又要顯示意象,委實很不容易。這首詩采用了近乎喜劇的表現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處於自我否定的地位。這樣寫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靜,其實反對的態度和憎惡的感情十分鮮明。如果說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現,那麽,它也不失為一種成功的藝術手法。
  
    (朱世英)

【資料來源】 669_21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