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Yang Wanli  宋代   (1127~1206)
昭君怨·荷雨 Lamentations of lady zhaojun Dutch rain
好事近 Good near
水调歌头 Shuidiaogetou
念奴娇 Stories of
武陵春 Wu Ling Chun
昭君怨 Lamentations of Lady Zhaojun
忆秦娥 Same Name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归去来兮引 Go back Come back Citation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Good near Jul thirtieth day of a month yedeng blossoms kawadani full moon work
武陵春 Wu Ling Chun
安乐庙头 Cushion Temple Head
岸柳 An Liu
岸沙 Shore sand
岸树二首
岸树二首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aug Twelfth Night Chengzhai full moon
八月朔晓起趣辨行李 Aug beginning Xiao qi Interest identified luggage/baggage
多首一页
古诗 ancient style poetry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赏析】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诚斋”,是杨万里书房的名字,“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读完这两句,人们自然地要问:既然“诚斋”与“万花川谷”相去不远,何以月光照到了“万花川谷”,作者的书房里不见月光呢?紧接着两句“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过对照描写,用“未到”和“先到”点明,此时诚斋仍处在朦胧暗影之中,而“万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写“万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这样,词的结尾两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个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平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杨万里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诚斋体”在当时也颇有影响。本词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新鲜,生活气息浓郁,说明他的词风一如他的诗风。(王方俊)


编辑者: 白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