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對芒陂柳半遮,老翁留客坐枯槎。 自言雨足好苗色,猶恐風多損稻花。 十年不見山村人,瑤華忽到英溪濱。 見詩猶如見君面,讀詩衹字必三嚥。 當今滿面眼非吾曹,與君例亦同此遭。 風雅之音幸未變,托之足以舒鬱陶。 頗謂仇仙若鸞鳳,造次而鳴亦驚衆。 丹穴方堪養羽儀,他年會作明時用。 田傢望西成,彌月雨霖霔。 流潦迷川澤,秔稻盡漂淤。 牛犬奔崇丘,雞亦棲高樹。 室廬畢瀋沒,野老無歸處。 大傢還急租,官中未蠲賦。 妻子多轉徙,天高不可籲。 但願吾皇知,聖恩加咻噢。 下詔發倉廩,賑卹散紅腐。 不唯赤子孫知,亦使根本固。 八表皆歸仁,萬歲永終譽。 道狹難並車,相逢苦踟躕。 踟躕將何念,所念在康衢。 康衢平如砥,八達無斜迂。 君子之所履,所履常虛邪。 折旋應規矩,永矢無越逾。 有時亦壅底,久之還廓如。 狹道殊徑捷,小人所爭趨。 夙夜不遑止,草露多沾濡。 勢利迭相頌,旋踵成遷渝。 迷眩不知返,逝將緻淪胥。 康衢吾所遵,狹道吾所籲。 遄車返山林,守一以自娛。 大道既凋喪,安能復區區。 九秋禾正熟,三日雨滂沱。 畎畝黃雲失,溝塍白水多。 豈知民已病,猶苦賦重科。 父子難相保,流離可奈何。 弁翁輓我入吟廬,示以秦漢雙金鋪。 摩挲已覺銅腥盡,色如朱砂工模糊。 翁說多年棄中野,野人視之猶土苴。 我心輒愛收拾歸,用配魏臺銅雀瓦。 渟泉於中淺且清,玄穎由此生光晶。 老夫生來亦好古,多翁於古能留情。 阿房建章渺無所,此鋪獨入文房譜。 資翁濡翰寫詩詞,千古遺音流樂府。 得性賢於得祿,歸山勝似旭朝。 飲澗肺腸清淨,臥雲魂夢逍遙。 臨水登山送此生,禽猿個個盡忘情。 破除妄念唯空寂,藏蓄危機是利名。 老子樂時誰不笑,衆人重處我能輕。 有時信口長歌發,好似東陽獨自精。 蒼莽勢連空,躋攀徑絶蹤。 亂峰排似戰,片石響於鐘。 鳥語春雲密,竜歸暮雨重。 下觀群岫小,始覺此為宗。 地僻鄰居少,蕭條獨掩關。 還因萬事拙,分得一生閒。 野水皆歸壑,孤雲不離山。 白鷗知我性,渾不怪疎頑。 地偏人到稀,倦客老柴扉。 屈指同遊盡,回頭萬事違。 石泉清夢枕,山月冷禪衣。 身與孤雲合,無心自在飛。 地遠無人跡,心閒見物情。 洞中飛石燕,崖頂住山精。 仟木開花異,靈泉吐溜清。 幽棲已成趣,不復問浮名。 地遠隔凡塵,因而此隱淪。 閒知雲意度,清愛水精神。 蔬食聊充腹,麻衣足蔽身。 休嫌吾懶拙,懶拙廻吾真。 世祖竜飛日,玄纁起故人。 榮名既無取,閒足固應伸。 釣石關乾象,江流入富春。 高風千古在,來者自迷津。 彼漁者何人,莫是滄浪叟。 萬頃自清心。千山同白首。 忘世但生綸。得魚唯換酒。 醉後任扁舟,流到湘川口。 吾謂釣者徒,今古不同流。 今釣麯為餌,古釣直不鈎。 直釣不在得,所得過於求。 貢釣志在得,所得良可羞。 乃知今古釣,不可相為謀。 好古不好今,頗若能自修。 試問羊裘人,亦合子意不。 群動夜中息,霜清月滿林。 野僧無俗事,幽與寄瑤琴。 澹澹思歸操,悠悠太古心。 希聲在自得,不必為知音。 蕭蕭夜來雪,失卻登山徑。 曉望東見聞頭,寒花滿鬆頂。 柴門映石柟,茅屋似僧庵。 蠶候傢人熟,耕時父老諳。 設罝當兔徑,添竹護魚潭。 賽雨鳴簫鼓,迎神嚮水南。 酣紅膩緑三千頃,總是波神變化成。 出自淤泥元不染,開於玉井舊知名。 暑天勝似涼天好,葉氣過於花氣清。 何事濂溪偏愛此,為他枝蔓不曾生。 山水知我舊永嘉,謝池千古湛清華。 四郊風土宜柑樹,百裏官河盡藕花。 鴉鷺共棲江面石,漁商分泊渡頭沙。 他年若嚮中川住,管定清遊少在傢。 千古江山歸雅量,猶今二眺有遺蹤。 要知當日經綸志,問取丹崖幾樹鬆。 交因貧盡絶,懶與病相兼。 客裏朱顔失,吟中白發添。 衲衣鼕未補,霜氣夜來嚴。 坐待朝曦上,支離曝短檐。 出門無所求,藜杖常挂壁。 睡起日將午,耳目有清適。 冰池坼寒光,雪檐響清滴。 道人期不來,獨看麻衣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