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间秋遂尽,百思无以慰蹉跎。 园林正好爱不彻,草木已黄情奈何。 虽老筋骸行尚健,尽高台榭望仍多。 终朝把酒未成醉,又欲临风一浩歌。 绕栏种菊一齐芳,户牖轩窗总是香。 得意不能无兴咏,乐时况复遇丰穰。 深秋景物随宜好,向老筋骸粗且康。 饮罢何妨更登眺,烂霞堆里有斜阳。 满目平原百里赊,寂寥深处见人家。 三间草屋无樵爨,一□□□有野花。 远出小童寻路径,归来老叟带烟霞。 数声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门月满斜。 无限高贤抑壮图,登临不用起长吁。 山川千古战争后,冠剑百年零落馀。 浪把功名为忆任,那知富贵岂人谟。 丹青曲尽世间妙,写得凭栏意思无。 一百年来号太平,当初仍患不丁宁。 京都尚有汉唐气,宫阙犹虚霸王形。 烟外乱峰才隐约,霜馀红树半凋零。 樽中有酒难成醉,旋被西风吹又醒。 初晴僧阁一凭栏,风物凄凉八月间。 欲尽上层尝脚力,更於高处看人寰。 秋深天气随宜好,老后心怀只爱闲。 为报远山休敛黛,这般情意久阑珊。 鸟声乱昼林,为谁苦驱逼。 虫声乱夜庭,为谁苦劳役。 嗟哉彼何短,一概无休息。 借问此何长,两能忘语默。 水竹园林秋更好,忍把芳樽容易倒。 重阳已过菊言开,情多不学年光老。 阴云不动杨柳低,风递轻寒生暮草。 无涯逸兴不可收,马蹄慢踏天街道。 二都相去四百里,中有名园属宋家。 古木参天罗剑戟,长藤垂地走龙蛇。 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 饮散竹轩微雨后,凌晨归路起栖鸦。 水冷云疏霜意早,岁华虽晚黄花好。 饶教四面远山围,奈何一片秋光老。 上天生物固无私,圣人馀事人虽晓。 陈言生活不须矜,自是中才皆可了。 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 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 耿耿银河秋夜长,起来无寐□思量。 思量了后迷还闷,烦恼到头徒□□。 □□□□□计较,梦中说梦转寻常。 回头万事□□迹,空□语言争知长。 七月芙蕖正烂开,东南园近日徘徊。 有时风向池心过,无眼香从水面来。 罨画溪深方误入,洞庭湖晚未成回。 坐来一霎萧萧雨,又送新凉到酒杯。 先秋颢气已潜生,洛邑方知节候平。 庭院乍凉人共喜,园林经雨气尤清。 回舟伊水风微溜,缓辔天津月正明。 自有臯夔分圣念,好将诗酒乐升平。 八月光阴未甚凄,松亭竹榭尤为宜。 况当昼夜初停处,正是炎凉得所时。 明月入怀如有意,好风迎面似相知。 闲人歌咏自怡悦,不管朝廷不采诗。 家住南城水竹涯,乘秋行乐未尝亏。 轻寒气候我自家。半醉光阴人莫知。 信马天街微雨后,凭栏僧阁晚晴时。 十年美景追寻遍,好向风前摘白髭。 九月风光虽已暮,中州景物未全衰。 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 美酒易消闲岁月,青铜休照老容仪。 若言必使他人信,沥尽丹诚谁肯知。 霜天寥落思无穷,不奈楼高逼望中。 四面溪山徒满目,九秋宫殿自危空。 云横远峤千寻直,霞乱斜阳数缕红。 无限伤情言不到,共谁开口向西风。 人无鉴流水,当求鉴止水。 流水无定形,止不有定体。 人无鉴于水,当求鉴于人。 人鉴见人貌,人鉴见人神。 始则求人信,有知有不知。 既而求自信,人或多知之。 今我不求信,何人更起疑。 无可无不可,安往不熙熙。 舍我灵龟,亲我朵颐。 背义从利,我无远思。 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既能图大,小在其间。 名为泉布者,无足走人间。 善发难言口,能开不笑颜。 償逋小续命,赒急大还丹。 唯有商山老,非干买得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