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郑刚中 Zheng Gangzhong  宋代  
一首一頁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塞污鋤蔓緻蕃昌,草木懷君豈易忘。
  出為蒼生施此手,他時寧使故園荒。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牙地霜月紅,稚耋擁晴書。
  百拜黃堂前,共上太守壽。
  皆謂去年時,黠虜已深寇。
  一炮驚江南,衢婺幾失守。
  傍徨千裏心,竄逸欲相蹂。
  公以活人手,銜金力營救。
  信賞激忠勇,厚禮羅傑秀。
  坐回虜馬頭,遁去如驚獸。
  邦人未遑息,鼠輩復狂嗾。
  郡兵無奇畫,轍亂失領袖。
  閉關守孤城,惴慄鹿在囿。
  我公登高墉,威德即下覆。
  仰見吾父者,歡舞悉解胄。
  一犂春雨耕,樂業遂如舊。
  生成荷終始,銘刻念前後。
  公之所常活,庸可億萬究。
  吾聞天地間,禍福靡虛授。
  陰功滿東吳,冥報豈空繆。
  當能壽我公,炯炯如列宿。
  下吏聞此言,喜躍倒冠綬。
  中興須鉅人,理亦天所佑,
  矧復有厚德,福祿宜愈茂。
  自恨如漂萍,孤跡太冗陋。
  邑佐雖賤役,不許久奔走。
  行將罷摘尾,違遠去左右。
  斂板集公門,依依已延脰。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當年棗慄奉高堂,憔悴俄驚哭杞梁。
  目見兩孤成乳酪,坐聞一節勝冰霜。
  仙遊已作朝霞會,塵世空將舊屨藏。
  莫問生來壽何許,曾孫兒女亦成行。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最幸平時省拜頻,雍容常欲面生春。
  鬢華雖覺年彌老,齒宿其如語自新。
  兩劍共埋知有日,一杯持奠阻無因。
  泫然空落風前淚,終愧西山執紼人。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力就揚雄宅一區,知公有意賦歸歟。
  兩楹豈謂哲人夢,三徑空留君子居。
  厚德所傳唯裔嗣,清名難朽是詩書。
  天公到底慳風俗,不使斯人在裏閭。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憶昔聯書上辟雝,公如玉樹照春風。
  騫騰尚惜十年晚,銷散俄驚一夢空。
  世事正茲同沸鼎,我身今亦類飛蓬。
  愴懷為執歸山紼,鬆柏蕭森淚眼中。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高文司諫筆如椽,肯作夫人識墓篇。
  但考銘詩無玷闕,自應遺行遠流傳。
  女無妒色誠希有,士不妨功可並賢。
  安得芝蘭勿叢秀,藹揚餘懿屬他年。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王粲全身不偶然,意分所享尚綿綿。
  誰知慶吊在反掌,到底死生難問天。
  萬頃良田空沃壤,九原幽恨獨新阡。
  階庭富有諸郎外,所喜東床兩婿賢。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去歲擔簦入上都,公能別我意踟躕。
  微疔未覺鴒原急,永訣那知雁序孤。
  奠拜昔猶棺在殯,送車今又客登途。
  為公回首生清恨,空有池邊宅一區。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一生丘壑賦幽閑,雅躅飄蕭未易攀。
  時縱高談塵俗外,頗傳佳句裏閭間。
  身名昔已無虧闕,世路今方足險難。
  公獨高培一阡土,想應地恨入桐山。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去年兩槳泛清深,正是隨雛出鳳林。
  彩仗渾如天上去,壽光俄嚮鬥邊瀋。
  金花象軸恩雖在,雲隴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飛鶴起,強成哀輓倍傷心。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盜火陳蘭若,一燎無餘屋。
  獨此竜宮書,入火變為玉。
  琤然斷甓中,幖帙猶可目。
  衆謂有哲匠,秘願發心腹。
  提斧入昆山,雕鎸作奇福。
  不然紙墨灰,嗚安可觸。
  或謂刻楮者,一葉尚難速。
  誰能俄頃間,就此千萬軸。
  事無産階級一切法,萬物皆具足。
  法存形豈忘,法壞形乃覆。
  彼既自斷壞,智者莫能續。
  是書佛所傳,法性妙含蓄。
  無盡如虛空,生滅自興伏。
  貞嘗無動搖,堅固莫摧辱。
  文字遂因依,清涼逼炎酷。
  吾文稽儒書,如彼莊周屬。
  亦謂忠信人,水火不能毒。
  矧此微妙語,天人共歸宿。
  豈容輕破壞,一概隨土木。
  想當妖焰燃,人驚鬼神哭。
  煙消火力寒,撥灰開韞匵。
  告爾緇衣流,營個愈宜篤。
  當求琅玕類,刳以函其牘。
  鐵謖字畫泯,不可事觀讀。
  目擊道猶存,況復具輸轂。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一枝橫出小橋東,凡木旁邊迥不同。
  未肯臨風吐香粉,先將蓓蕾試輕紅。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寮額高懸太守書,方盤炯炯連三珠。
  唐賢正筆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
  是寮今雖茅草新,元是東鄰寒士居。
  士貧更在玉川上,三間破盡四壁無。
  我藉得這稍營葺,灑掃共費十日餘。
  竹窗挂處青山入,水色坐照發與膚。
  焚香下簾百念靜,雖未得道道不殊。
  假道為名亦道者,竊復慕道名豈虛。
  風流閑暇兩轓朱,筆含墨光能捲舒。
  醺酣為我小飛動,到紙先有神鬼扶。
  我身漂零秋葉孤,短景日就桑榆枯。
  願憑大刻消百癘,呼吸瘴霧同醍醐。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過雨山間雲出沒,夕陽天際鳥浮瀋。
  男兒馬上志四海,不是尋常客子心。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水淥沙明不見泥,寒煙漠漠樹垂垂。
  漁人不識閑中趣,輟網咨嗟望使旗。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敗篋衝霜思往歲,舊遊如夢慨平生。
  鬢華已逐心事老,溪水祗如前日清。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寒意無多曉色交,雲隨疏雨又還消。
  山行全似三春日,林際一聲婆餅焦。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夏暑逾秋驕未盡,萬物皇皇久焦窘。
  大雨一沛天地涼,星鬥明煥草木潤。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金壺皤腹貯春醪,路入山堂腳腳高。
  但得遠塵寬俗鞅,不須臨下見秋毫。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湘西嶽麓法華臺,四十年中又再來。
  惟石與鬆如雅故,問僧並寺已塵埃。
  區區獨恨恩難報,負歲無言志已頽。
  退宿道相愁不寢,四檐春雨雜驚雷。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奉祝出閶闔,禱雨祠中元。
  陳祠信已薦,拱俟心變虔。
  山雲屢觸石,散去如飛煙。
  慚衷迫秋陽,汗流頸徒延。
  趑趄念亡狀,歸馬不敢鞭。
  雲臺欲旬浹,蹇兆方解懸。
  皇慈喜嘉霔,報貺禮弗偏。
  謂乃百神功,共相成豐年。
  遣昨緻祠吏,奔趨各如前。
  我載謁水府,意惑口莫言。
  黃屋四海心,責已湯未賢。
  抑畏動黎庶,精誠格高圓。
  正恐三日雨,新敕下九天。
  神令享豐報,然乎其不然。
  貪功認有者,鄙賤人所憐,
  神聰冠四瀆,宜弗蹈爾愆。
  益思贊元化,後郊圖所先。
  小臣此將命,芒剌終未捐。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扁舟絶驚濤,芒履陟修嶺。
  躋攀雖小勞,窈窕豈人境。
  巨石開雙關,有道細如綆。
  其中漸寬虛,闊步隨所逞。
  古木垂嘉陰,一覆餘裏頃。
  寂寂豔出花,瀋瀋晦竜井。
  時有飛泉落,噴薄珠玉冷。
  毛骨皆清涼,反顧發深省。
  麋鹿聞人聲,駭去山之頂。
  春禽正對弄,决起不留影。
  豈知道上翁,甚愛幽獨景。
  如何蒙鄙外,一笑不相領。
  負負出前山,遲疑夢初醒。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
  鼕令常溫客不愁,日來還用理衣裘。
  浪開易落驚花雨,過暖成寒似麥秋。
  木葉搖風摧宿鳥,江煙帶暝起沙鷗。
  何人有酒生春意,驅我新詩到筆頭。
代答
代上傅帥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
悼八嬸孺人
悼八嬸孺人
悼陳庭玉
悼陳子濟教授
悼顧與權夫人
悼六兄宗魯
悼六兄宗魯
悼潘權仲
悼潘義榮母
盜焚浦江竜德寺經藏與捲軸化為玉諸葛亮公談禪論佛指真畫偽如泥中洗耳恭聽泥餘竊不取且火之焚物所不壞獨經捲不隨土木灰燼者理固灼然豈俟多談因戲為一詩然不可以付寺僧也
道旁贈梅花
道者寮成人為書額擬成一詩
道中四絶
道中四絶
道中四絶
道中四絶
得雨偶書
登烏奴
登嶽麓法華臺嶽兵火後寺已兩創惟臺為舊物當時住持鄰道者物故二十年矣
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禱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謝祠下皆被旨也然禱後越七日始雨神所為耶其不然也審自神出不無愆期之尤有如不然神之饕上賜也多矣為詩以問之
丁朱四朋與了叔佩還錢塘道浦江井坑嶺賦此詩
鼕大暖桃李花飛如雨已而遽寒綿裘猶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