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到鉛山我信州,筍輿軋又歸休。 數程細雨斜風路,一片落花啼鳥愁。 何必便為阮籍哭,不來相伴赤鬆遊。 他年月日到蓬萊去,一粒金丹汝去不。 名落江湖二十春,江湖那個是知音。 於今拄杖挑明月,雲滿千山何處尋。 鐵髭鶻眼兩顔酡,走遍江湖所得多。 腳踏雷車馳極,手持鬥柄戽天河。 劍尖指處乾坤暗,丹篆書時鬼魅號。 名滿四方今老矣,請歸玉府掌西曹。 嶺外猿啼秋樹月,林間鶴唳曉鬆風。 此行雁蕩須參透,依舊歸來玉幾峰。 一雙膝脛兩條鐵,一掬精神一團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鴛幃不把丁香結。 風吹香囊滿路香,知君也結欽山轍。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攜柏子禮孤雲,後來足跡遍江浙。 阿育王山倉廩空,百指張頤欲嚼舌。 延壽堂中幾病僧,囊無挑藥寒徹骨。 見君把個無孔笛,吹起還鄉麯一闋。 此來漳泉走一遭,龐翁猶在波旬滅。 拄杖挑起空中雲,鉢盂漉上波心月。 默隨春色歸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泄。 遂邀君來香一爇,重把篇詩呈醜拙。 此行拗折老藤條,選佛場中作英傑。 君今三千裏外行,不步程途猶自別。 恰似一壺冰,千古光瑩徹。 我居瓊海子潼川,相望西南路八千。 乃祖青牛今不返,予傢白鹿尚閑眠。 雲萍莫測真如夢,琴劍相逢亦宿緣。 多少西風黃葉恨,待須貰酒泛湖船。 七月送我東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 西南江沙黃茫茫,東南海水白浩浩。 海水飛作潮頭來,潮頭捲取潮舌回。 江沙一望渺千裏,千裏亦此一江水。 水外青山山外雲,雲邊蒼樹樹邊村。 村有酒酤酤不得,小船寂寞愁黃昏。 大丈夫,不拘此, 無酒便如何,有酒亦樂衹。 為問東南海水西南江,如何滔浮獨未降。 豈不亦笑老先生,有如此水亦迷邦。 君但歸,歸去好, 人生有情為情惱。明朝輕舟當徑度, 不須回首端州路。 春暖塗歌裏詠喧,鶉衣百結過蘇天。 九重親擢公為此,百姓皆云我自然。 五馬重來尋墨沼,一麾又去鎮閩川。 廟堂相位猶虛左,已築沙堤在日邊。 自從汝離武夷來,險阻艱難歷幾回。 江左旅中連值雨,春深路上滑成苔。 烏啼花片落流水,風慘猿聲嘯古臺。 舉眼四山如壁立,教君歸去也心灰。 鐵作橋梁雲作蓋,石成樓觀水成簾。 歸時猿鶴煩傳語,記取前回白玉蟾。 前身莫是鄭安期,井竈重來跡已遺。 澗底菖蒲無可採,共君細讀漢時碑。 歲事忽婉娩,旅懷良爾悲。 風霧起無邊,雨雪凄霏霏。 豈無銷金帳,唱飲羊羔兒。 寄食他人門,屏息從所依。 鵰鶚翔九天,鷦鷯巢一枝。 煙霄有熟路,我當何時歸。 人間自富榮,信美非所宜。 朱顔日已改,華發漸復稀。 觸目思遠人,勝賞懷昔時。 園林嚮衰謝,青山吞斜暉。 坐久露華重,吟殘雲意遲。 晴空清已曠,寒月滿我衣。 莫言一杯酒,容易相對持。 病鸐棲草亭,會須唳聲飛。 滿堂冷靜爽精神,不着人間一點塵。 檐鵲噪風呼薄晚,庭花飄露落殘春。 華胥上國今無夢,竜漢元年古有身。 香篆飛從窗外去,雲梢孤鶴唳何人。 太極函三性,千燈共一光。 猿啼廬阜月,雁叫洞庭霜。 夜半冰生水,風前麝出囊。 吾師知個事,念念守中黃。 因訪翟仙傍柳隈,不堪風景把人推。 鬆杉十丈入斤斧,夏屋數間俱劫灰。 道士潛心隱丹竈,兒童勸我舉霞杯。 誰知自有長生訣,獨步白雲歸去來。 青黑文身志氣豪,生擒六賊脫塵勞。 當年尚有彎弓手,射殺三屍入大羅。 萬頃平田指掌間,鬆梢直上與檐幹。 雲粘暮色月華濕,樹顫秋聲天籟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頭修竹萬琅玕。 樓中嘯罷玉竜去,浩蕩天風生羽翰。 春晝花明日暖,夏天柳暗風涼。 秋桂月中藏影,鼕梅雪裏飄香。 數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緑。 幸有白雲深處茅,更兼明月壇前竹。 誅茅伐竹結蘧廬,現成山水可樵漁。 隨緣隨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草廬道人貧徹骨,一廬瀟灑空無物。 身中有寶不求人,價大難酬不拈出。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開花鳥自吟。 未見桑田成海水,夕陽幾度鎖平林。 住此草廬無別術,終日凝神惟兀兀。 不是十洲三島仙。亦非閬苑蓬萊客。 是個逍遙無事人,廬中涵蓄一壺春。 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風萬劫聲。 廬內主人那個是,古今占斷清閑地。 忽然洗面摸得鼻,不飲不食亦不寐。 廬空人去煙濛濛,白鶴呼雲滿碧空。 一瞻元始天尊面,處處為廬處處同。 有個草廬不復小,此是虛空那一竅。 頂頭不挂一莖茅,萬象森羅為拱鬥。 劫火洞然毫末盡,此廬不壞人如舊。 廬阜新蘭若,竜天古道腸。 殿妝金彩煥,佛放白毫光。 竹長真如翠,花開般若香。 禪波風浩浩,慈陰日穰穰。 鼻祖共毫老,中興乃𠔌堂。 僧勤今繼志,萬載一爐香。 輪與黃竜第一籌,於今不到洞賓羞。 九重城裏聖箭子,三百年來糞掃頭。 山月扶疎龕石冷,天風浩蕩海槎浮。 我來會得謙公意,竪起拳頭嚮趙州。 偶然騎鶴去遊仙,來訪泉山古洞天。 一劍當空又飛去,碧潭驚起老竜眠。 王鄧諸公焉在哉,雲屏煙嶂鎖蒼苔。 大千國土無雙客,第一洞天遊兩回。 太極光陰忘甲子,九霄雲氣接蓬萊。 桑田海水今如許,勞得朝猿暮鶴哀。 悶來愛竹把花嫌,無事看山高捲簾。 好鳥一聲飛過檐,清風着力送銀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