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禽花高不受折,满意清明好时节。 人间风日不贷春,昨暮烟脂今日雪。 舍东芜菁满眼黄,胡蝶飞去专斜阳。 妍嗤都无十日事,付与梧桐一夏凉。 忆昨炎正中不融,元帅仗钺临山东。 万方嗷嗷叫上帝,黄屋已照睢阳宫。 呜呼吾君天所立,岂料四载犹服戎。 向巡会稽不到海,未省驾舶观民风。 定知谏诤有张猛,不可危急无高共。 自古美恶周必复,犬羊汝莫穷妖凶。 吉诘四奏元气通,德音夜发春改容。 雷雨一日遍天下,父老感泣霑其胸。 臣少忧国今成翁,欲起荷戟伤疲癃。 小游太一未移次,大树将军莫振功。 刘琨祖逖未足雄,晏球一战腥臊空。 诸君努力光竹素,天子可使尘常蒙。 君不见夷门山头虎复龙,向来佳气元葱葱。 里翁无人支缓急,天雨墙坏百忧集。 卖衣雇人筑得墙,不虑偷儿披户入。 夜寒干陬不经过,偷儿若来知奈何。 君不见巴丘古城如培塿,鲁肃当年万人守。 衡山孙下春日雨,远映青山丝样斜。 容易江边欺客袂,分明沙际湿年华。 竹林路隔生新水,古渡船空集乱鸦。 未暇独忧巾一角,西溪当有续开花。 雨师风伯不吾谋,漠漠穷阴断送秋。 欲过苏端泥浩荡,定知高凤麦漂流。 檐前甘菊已无益,阶下决明还可忧。 安得如鸿六尺马,暂时相对说新愁。 九州逢连雨,萧萧稳送秋。 龙公无乃倦,客子不胜愁。 云气昏城壁,钟声咽寺楼。 年年授衣节,牢落向他州。 风伯方安卧,云师亦少饕。 气连河汉润,声到竹松高。 老雁犹贪去,寒蝉遂不号。 相悲更相识,满眼楚人骚。 寒入薪刍价,连天两眼愁。 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 乌鹊无言暮,蓬蒿满意秋。 同时不同味,世事剧悠悠。 白菊生新紫,黄芜失旧青。 俱含岁晚恨,併入夜深听。 梦寐连萧瑟,更筹乱晦冥。 云移过吴越,应为洗余腥。 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 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 二士相随风满巾,两禅同队景弥新。 但得黄花不牢落,莫嫌惊倒岳州人。 寥落洞庭野,微风泛客裾。 袁宏咏史罢,孙登清啸余。 月明流水去,夜静芙蓉舒。 城郭方多事,野兴一萧疏。 天柱欹倾日,堂堂堕虏围。 遂闻王蠋死,不见华元归。 一代名超古,千年泪染衣。 当时如有继,犹足变危机。 一死公余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平生师友尘莫数,两眼偏明向公许。 一时盛德人中骥,四海名名地上虎。 东序阶墀再靴板,西州杖屦三寒暑。 我方庶兄汤惠休,公乃小儿杨德祖。 未颁还朝尺一诏,不愧专城丈二组。 为公剩买银管笔,容我时亲玉柄麈。 近蒙五字落珠玑,如服一丸生翅羽。 别离真成惜夜烛,感叹更值歌朝雨。 行看入侍玉皇案,与进不待金刚杵。 劝公慎勿学孔光,荐士何妨似张禹。 腐儒身世已百忧,此去行年岂堪记。 岳阳楼前一杯酒,与子同州复同味。 洞庭秋气运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 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 我生能几何,两脚疲世故。 忽破巴丘梦,还寻邵阳路。 穷乡得四老,足以慰迟暮。 胜事远公莲,深心懒残芋。 本是群山云,暂聚当别去。 那知天风便,不得还相聚。 凡情我未免,临别吐幽句。 慎勿过虎溪,晓霜侵杖屦。 老心霜下松,名与隆公齐。 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 平生四海脚,不复烦金篦。 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 它时访生死,林深路应迷。 柳送腰支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 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莫赋涧松郁郁,但吟陂麦青青。 为妇读刘伶传,教儿书甯戚经。 种竹可侔千户,拥书不假百城。 何必思之烂熟,热官无用分明。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暑雨虽不足,凉风还有余。 乐此城阴夜,何殊山崦居。 月明苍桧立,露下芭蕉舒。 试问澄虚阁,今夕复焉如。 不到龙门十载强,断崖依旧挂斜阳。 金银佛寺浮佳气,花木禅房接上方。 羸马暂来还径去,流莺多处最难忘。 老僧不作留人意,看水看山白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