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页 |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与禅趣的风景诗。古代禅诗常常将清静本心的人生旨趣化为一种孤寂空闸、适意淡泊的诗境。诗歌选取“晚钟”、“暮雪”作为描写金龙禅寺的意象背景,从听觉与视觉的感官交错上营造孤寂空朦的禅境之美。“晚钟”幽幽,渐归寂静,如同“游客下山的小路”,把人们从现实此在带向了一无挂碍的空寂闲的悠远意境。禅本是静虑、止观的意思,强调心灵参悟,追求心空的境界。在诗人的想像中,若是暮雪满山,定会有一只灰蝉惊起,把山中灯火“一盏盏地点燃”,其实,点燃的正是人们心中知佛的明灯;。天上人间,万象大地与心灵世界幻化为一,“我心即佛”,“我心即山林大地”,自然、人与佛融而为一,虚廓心灵,超然世外,这是诗境,更是人生之化境。诗歌的跳脱感悟的禅思特征与西方现代主义的非逻辑的诗性思维与体验性表现方式有着暗合之处,诗人作了巧妙的沟通。 (王泽龙)
[鉴赏]
这首诗的意象使用了通感,谐音、联想的机巧,寥寥数语,以“隐”为“显”,颇得“少即多”的旨趣。可与古典诗歌之幽静“隐”趣相比,体会现代诗“隐”中的诙谐感和热情。 (陈超)
[鉴赏]
《金龙禅寺》是洛夫的一首短诗名作,可以看成是东方意象主义的一次优美演出。作者深层次的生命体验,简约而干净地蕴藏在诗中意象的精心联结中。第1诗节中“晚钟是……”和“……一路嚼……”于修辞上的精当,曾获得如潮的赞美;第2诗节中在降雪背景下用灰蝉(蝉于禅同音且形似)去“点燃”灯火,也让不少的人惊艳莫名。人们喜欢的是它的隽永、干净,也喜欢它将诗引导到生命和心灵的隐约热度上去——也许,这就是洛夫先生理解的别具一格的禅! (象年)
[鉴赏]
这是一首精妙的现代禅诗。它注重将现代主义的技巧——意象的变形和错位、通感和拼接等——融入东方趣味的古典禅境。具体来说,诗中运用了时空置换——晚钟敲响时游客下上,时间化的悠扬钟声与空间化的蜿蜒“小路”对接;动静移位——植物沿着雪白的台阶以其羊齿嚼了下去,静态的“羊齿植物”与动态的“游人”相互错位叠合;感觉幻象——奇特的遐想打通了听觉和视觉,产生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人与自然化合了。最后,在蓦然回首的刹那,传达出了一种生命的顿悟和瞬间生成的心境。总之,通过对现代主义诗歌技巧娴熟运用,把黄昏时分游客下山这一平凡至极的普通景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禅趣的耐人寻味的空灵境界。(杨四平)
[鉴赏]
有“现代禅诗”之称的《金龙禅寺》属于洛夫风格转变之后的轻灵淡远之作。整首诗从表面上看虽意象单纯,不过,反复品读便会感觉到隐含于其中的空灵意境。“晚钟”与“下山的小路”,“羊齿植物”与“白色的石阶”分别通过时间和颜色作为内在的联系,并以动词“是”、“嚼”的通感手法,将别离的游客情态跃然纸上。“如果此处降雪”独立成段,既在颜色上再度呼应前文,但更重要的是为这幅宁静的画面加上“偶然的灵动”。末节的“灰蝉”与“灯火”既是游客晚归的一种继续,同时,也与开始构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必然。整首诗,动静结合,好似一幅素雅的图画,而如果这时再重新体味题目《金龙禅寺》,便自然会让人想到“禅境”的空旷。
教学侧重点:应当联系作者诗风的内在转变,动静结合,通感手法的作用进行讲读;其中,时间上的必然联系,与降雪的偶然性都是突出“禅境”的包容空旷的重要途径;也不妨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阅读,可能会效果更佳。 (张立群)
[解析]
这首短短11行的小诗(有人称之为“现代禅诗”),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读者的喜爱和关注呢?在一定程度上,诗人自己的一段话对我们理解这首诗很有启示:“最令我自己不解的是,有时我会在极偶然的情况下,任意挥洒出一些‘无心插柳’的作品;这就是说,这些诗往往是我自己不以为然,而大多读者却给以出乎意外高的评价,《独饮十五行》《金龙禅寺》《有鸟飞过》,以及《裸奔》等即是如此。”(《我的诗观与诗法》)诗人进一步解释:“这些诗通常是未经苦思,遽尔成篇,好像它们早就隐伏在一不自觉的暗处,呼之即出。诗贵创造,而创造当以自然为佳。所谓‘自然’,大致就是像一株树似地任其从土壤中长出,因而宇宙的秩序,自然的韵致,生命的情采也就都在其中了。”
在洛夫看来,诗和禅是相通的,“诗和禅都是一种神秘经验,但却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我对禅的理解是:从生活中体验到空无,又从空无中体验到活泼的生机。诗与禅都在虚虚实实之间……”
在平常和纷繁的生活中体验一种与世界对称的神秘或哲思、诗意,一直是古典诗人或一些现代诗人所乐此不疲的追求。这首《金龙禅寺》,从一种隐喻的层面上揭示了一种无处不在而又极少被人参透的神秘与“自然的韵致”。寺庙,诗歌,在本源上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寺庙,这是远离人间俗常烟火而又为俗世众生所祈盼的神秘处所,众生往往对之怀有一种深深的敬畏。而诗,从造字上看,从言,从寺,寺亦声。诗,是面对庙宇的一种与日常相区别的神秘而神圣的言说方式。而诗人洛夫的这首写金龙禅寺的诗正切合了这种不无神秘的诗歌与寺庙的本源上的巧合。
“晚钟”、“小路”、“羊齿植物”、“白色的石阶”,构成了第一小节的主体意象。在暮昏时分,游客沿着石阶铺成的小路下山,钟声悠扬……山路弯弯……而“游客”(一定程度上是诗人心灵世界的投影,但诗人没有用“我”的主体方式呈现,这使诗意的呈现更为客观,自然,节制;而这种客观,自然和节制又衍生出更深的韵昧和情致),这些注定要下山的群体,其归宿只有一个——融入和复归“山中的灯火”,也即常态的生活。而人,个体的负累种种,如责任、道德、情感等等,而个体的空白,或曰一种心情和灵魂的淘洗,正是由这些“晚钟”、“小路”、“羊齿植物”、“白色的石阶”构成的,而“咀嚼”正十分恰当地说出了一种留恋和不舍。对这些事物的留恋在“游客”或诗人自身看来,又是短暂的,注定要消失的,因为,这都设定在一个晚钟敲响的黄昏时候,随着黑暗的无限膨胀,这些留恋之物只能成为一种记忆。
第二节更带有诗人主观的一种想象,也是一个转折。“如果……”,诗的完成由此而展开。“降雪”、“灰蝉”、“山中”、“灯火”是主体意象。第一节诗人所展示的对寺庙和“晚钟”、“小路”、“羊齿植物”、“白色的石阶”的留恋之情诗人似乎嫌它不深。诗人又在另一个空间将其无限延伸和丰富。这是一种灵魂的打磨和照亮……如果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空中静静地翻卷下来。那么山中一盏盏点燃的灯火,却在另一种向度上使雪的背景增添了一些暖色。而那只“惊起的灰蝉”我更情愿把它视为诗人本身。在诗中,“雪”和寺的意象是相互打开的,都是神秘之物的具体表达。而正是这只蝉(“禅”),将“雪”(禅寺,神秘之物)和“灯火”(常世的温暖)关联起来,将二者打通。
这首小诗的可贵之处,或者说引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就是诗人并没有落入古典诗人在自然和意境中的单纯留恋,诗人在对神秘和神圣之物表现出敬畏和流连的同时,也对人个体必须承担的常态生活表露出“温暖的致敬”。一首好诗,一首重要的诗,应该是具有包容力的诗。而这首《金龙禅寺》就是这样一首好诗。 (霍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