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   蒼蒼。   青山繞、千頃波光。   新秋露風荷吹香。   悠颺心地翛然,生清涼。   古岸搖垂楊。   時有白鷺飛來雙。      隱君如在,鶴與翺翔。   老仙何處,尚有流風未忘。   琴與君兮宮商。   酒與君兮杯觴。   清歡殊未央。   西山忽斜陽。   欲去且徜徉。   更將霜鬢臨滄浪。      冷然。   清圓。   誰彈。   嚮屋山。   何言。   清風至陰德之天。   悠颺餘響嬋娟。   方晝眠。   迥立八風前。   八音相宣知孰賢。      有時悲壯,鏗若竜泉。   有時幽杳,彷佛猿吟鶴怨。   忽若巍巍山巔。   蕩蕩幾如流川。   聊將娛暮年。   聽之身欲仙。   弦索滿人間。   未有逸韻如此弦。      孝宗純孝,前聖更何加。   高蹈處重華。   丹成仙去竜輴遠,越岸暮山遐。      波臣先為捲寒沙。   來往護靈槎。   九虞禮舉神祇樂,萬世佑皇傢。      吾皇盡孝,宗廟務崇尊。   鉅典備彌文。   巍巍東嚮開基主,七世袝神孫。      追思九閏整乾坤。   環宇慕洪恩。   從今密邇高宗室,千載事如存。      天作周文合,褘褕禮可觀。   屢陪金輦幸,幾奉玉卮歡。   吳女簪新柰,梁房掩舊蘭。   春深蠶事起,誰復上桑壇。   鬱鬱南山路,傷心鳳翣紅。   哀歌凄薤露,秘殿掩椒風。   故劍恩雖厚,中璫事已空。   但餘彤史筆,內傳紀陰功。   玉勝標祥兆,褘衣配至尊。   柔儀高馬鄧,盛德邁娀嫄。   鸞掖空陳跡,霓軒服厚恩。   傷心臨七夕,素柰已花繁。   圖史懷規鑾,篇章妙剪裁。   承歡方秘殿,委化已泉臺。   幽壤湖濱秀,清笳日暮哀。   未央當月望,不見翟車來。   勤儉佐傢肥,猶齊舉案眉。   錦封俱被寵,鸞鑒可勝悲。   謝砌森群玉,郄林先一枝。   木華文雋麗,銘德粲堂碑。   屢報銀臺給事中,忽聞喚渡浙江東。   長安幸免手遮日,圓嶠莫嗟船引風。   廩繼真祠身暫逸,班聯內閣眷方隆。   且歸同伴適齋老,便看鋒車召此翁。   月到平湖金作波,一城惟此占秋多。   水晶宮裏清無比,何用重登漢馺娑。   九秋風月正分平,盛滿金晶分外明。   老子此行端不惡,夜夜幾得聖之清。   稍先一日我中秋,行遍芙蓉與菊洲。   作意安排卻非適,不如乘興徑行舟。   猶記年時看水嬉,不如此夜月相宜。   仙翁一醉非塵世,為問姮娥知未知。   草草真成一段奇,比鄰非不藉餘輝。   板輿何敢侵風露,略望檐間且勸歸。   秋分雷自合收聲,白露明朝忽震霆。   怪得坐中驚欲倒,鄰墻老柳碎中庭。   古德手段决裂,剝地破{上絶下方}地折。   說道不立文字,未史橫說竪說。   草庵文字太多,衹為老婆心切。   若不作恁麽看,將謂多口饒舌。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緻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當時搜取極心力,模本一一攽群公。   惟此真跡最奇絶,蕭梁開皇有遺蹤。   親禦奎文賜元嘉,竜蟠鳳翥何其工。   辯纔所取秘昭陵,此本一洗凡馬空。   崔傢兄弟列清要,誨子況復稱龜竜。   圖書四部資校讎,當時尚有貞觀風。   自云此為最善本,冰禦臣液題甚恭。   李王深得撥鐙法,筆力絶勁雄江東。   右軍以來皆妙筆,名勝異代如相從。   病餘扶憊行掃鬆,李君攜來為發蒙。   平生多看舊墨本,一見使我開心胸。   摩挲嘆息不自己,至寶盍入明光宮。   隱居懷寶正不惡,異氣或能牛鬥衝。   ,叩門有客勿傾倒,   恐有御史來乘驄。   嗟哉馬之生,馳驟乃其性。   一為人所羈,寸步不得騁。   局促閑廄中,專俟圉人令。   調服無踶齧,始可用朝請。   戰騎冒鋒鏑,或緻隕其命。   綉羈非不華,金狨號為盛。   青黃木之災,此亦馬所病。   立仗尤貴重,一鳴輒斥屏。   何如在牧時,臥起玩煙景。   豐草勝芻豆,清波恣遊泳。   韋侯擅筆精,幻出無人境。   思陵賜珍題,昭回光炳炳。   身方縛名韁,三年慙負乘。   細窺樂寬閒,悠然動歸興。   晉陽固自有高共,奉天豈可無宣公。   當時扶日滄海東,尚想健筆驅長風。   指揮諸將如奴重,中興內相當推功。   斷碑毋庸詫詩工,製藁且在鑾坡中。   我銘師塔,而不識面。   一瞻頂相,爛爛岩電。   橫說賢說,不待饒舌。   塗毒一聲,百獸腦裂。   永和歲癸醜,群賢會蘭亭。   流觴各賦詩,風流見丹青。   右軍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選文乃見遺,至今恨昭明。   字畫最能意,自言勝平生。   七傳到永師,襲藏過金籯。   辯纔尤秘重,名已徹天庭。   屢詔不肯獻,托言墮戎兵。   妙選蕭御史,微服山陰行。   譎詭殆萬狀,徑取歸神京。   辯纔恍如失,何異敕六丁。   文皇好已甚,丁寧殉昭陵。   當時馮趙輩,臨寫賜公卿。   惟此定武本,謂出歐率更。   採擇獨稱善,遂以鎸瑤瓊。   流傳迨五季,皆在禦寢扃。   耶律殘石晉,睥睨不知名。   意必希世寶,氈裹輜軿。   帝{左犭右巴}既北去,棄與朽壤並。   久乃遇知者,龕置太守廳。   或云政宣閒,此石歸紹彭。   又言入內府,宣取恐違程。   焚膏繼短晷,拓本手不停。   疊紙至三四,肥瘠遂異形。   南渡愈難見,得者輒相矜。   我見十數本,對之心欲酲。   汪侯端明子,嗜古自弱齡。   錦囊荷傾倒,快覩喜失聲。   帶流及右天,往往字不成。   而此獨全好,護持如有靈。   尤王號博雅,異論誰與評。   硬黃極摹寫,唐人苦無稱。   贋本滿東南,瑣瑣不足呈。   猶有婺與撫,碔砆近璜珩。   右軍再三作,已覺不稱情。   心慕且手追,安能效筆精。   響搨固近似,形似神不清。   不如參其意,到手隨縱橫。   況我筆素拙,何由望群英。   近跡得舊物,庶幾窺典刑。   此本更高勝,著語安敢輕。   孤風邈難繼,悵望冥鴻徵。   宜人初謂宜於人,菜肚老人竟不振。   承天院記顧何罪,一斥致死南海濱。   賢哉別駕眷遷客,不恤罪罟深相親。   袞袞不容處城闉,夜遣二子從夫君。   一日攜紙丐奇畫,引筆行墨生煙雲。   南方無書可尋閱,默寫此傳終全文。   補亡三篋比安世,偶熟此捲非張巡。   岩岩汝南範孟博,清裁千載無比倫。   坡翁侍母曾啓問,百謫九死氣自神。   別駕去官公亦已,身雖既衰筆有神。   我聞此書久欲見,摹本尚爾況其真。   輟公清俸登堅珉,可立懦夫羞佞臣。   悵望當時真跡,臨摹所在支分。   千載但稱合作,誰能有感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