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我所愛,明潔而中虛。 禪房富靈根,頗似人清臞。 靈鳳山前花片飛,讀書窗下碧雲棲。 斷崖流水春不盡,苦竹紋禽日夜啼。 禽聲不歇日欲暮,一點青燈照環堵。 鏌鋣挂壁竜影寒,默坐焚香聽春雨。 歸雲薄如霧,徐行江上山。 徘徊印鬆竹,輕風約之還。 悠然渡江去,餘影猶闌斑。 白鳥更自在,幾點落遠灘。 月色到江上,角聲過山來。 山城半緑樹,佳處仍樓臺。 古屋翠微頂,疏檐宜晚開。 隱幾月入座,山長潮信回。 吾觀淵明詩,了不在言賦。 有如太和氣,周行不停駐。 時與春為風,融夷物華布。 而未見用力,萬物嚮榮處。 時與秋為月,浩然無點註。 江山滋清絶,宇宙靡纖污。 乃知淵時詩,本不在詩故。 邂逅吐所有,氣象隨所遇。 乞食不為拙,華軒不為慕。 歸來不為高,折腰不為沮。 羲皇平步超,無懷貞雅素。 簡澹豈能盡,學者漫馳步。 獨有無弦琴,明明一斑露。 清遊可以愈宿疾,梅花自能來好人。 嗅花徐步沙磧裹,天風液液回三春。 理棹出盤門,蓬窗挂秋曉。 蘆花一溪雨,淅瀝秋欲老。 念世多閒愁,居山未為好。 寒坐櫓不鳴,蛩聲亂衰草。 愁來雨聲悲,愁去雨聲好。 忽然扣舷歌,雲霧生縹緲。 日夕風雨寒,園林闃如掃。 靜坐觀物化,榮謝亦草草。 鴞鳴夜沉沉,蛩語露泥泥。 飛雲帶月來,投我襟袖裹。 心自徹太虛,痱纇忽一洗。 世念償盡消,萬法亦聊爾。 幽人肯一杯,受用今夜月。 攜手步虛庭,履遍沙界雪。 疏林寂無聲,細蟲吟自切。 浩蕩天宇開,虛襟共明潔。 終日雲氣厚,浸浸雨將傾。 如何纔入夜,月輪皎如冰。 雲去露飛灑,星稀天熨平。 正恐中秋節,未必如許清。 山林日月長,城市炎涼急。 方看夏太清,已覺秋淅瑟。 因之念故山,鶴歸鬆露滴。 收足否願餘,此舟徒役役。 風雨日蕭瑟,軒窗浸虛涼。 清燈閃復定,寒漏為之長。 老覺世念少,病須藥物良。 晨興滌顫手,供此一瓣香。 長鑱長長柄,矮窗矮矮欞。 西風已逾月,鬍能不凄清。 晴空舞皓鶴,夜氣紛流螢。 木葉不自覺,無風輒秋聲。 月華浴沆瀣,天容註琉璃。 皎如大圓鏡,照徹清境暉。 繁星斂芒曜,群動生霏微。 塵世寧有此,玉虛樓觀低。 檐雀樂儔侶,砌蛩相叫吟。 如何片雲外,一點徵遙禽。 望極杳無伴,細聽有遺音。 遲遲去卻返,啓我懷故林。 座中忽覺林樾幽,怪鬆墮前驚兩眸。 孤根蟠錯涌鱗鬣,百幹奮躍紛戈矛。 千歲之柯海波捲,十畝之陰風靄浮。 上雲變幻舞鸞鵠,下風哮吼搏蛟虯。 影入月窟兔縮距,聲撼水府鯨掉頭。 初夏花黃醍醐結,四時芽茁紺緑抽。 噓晴噀雨莽奇怪,搖山蕩海寒颼颼。 天開地避何日種,陰慘陽舒謾神搜。 鄉閭諷誦喜輒應,僧伽護愛訶不休。 得非孔明廟前銅柯柏,元氣淋淳鍾此夫焉瘦。 得非道者庵邊隔世植萬本,倫魁飛來排斡予交樛。 安得此鬆據此地,輪囷傲蹇無侶儔。 我嘗兩賦羅漢樹,詩人許我不但楊與尤。 一在天台匿峰嶺頂,芘覆方廣之寺瀑布流。 一與郡治參雲亭對峙,白猿啼蹶忽驚紫鳳留。 因知三臺氣忠厚,何但當代人材優。 至於樹木亦豪偉,歲寒動足光林丘。 問諸故老考初始,或云五季方栽培。 黃宋惡跡寺傍廟,野僧無知但包羞。 又云道人梁君隱唐末,建立鼎竈結茅深岩陬。 與二道伴王與白,赤鉛紫汞火候卦氣周。 千日丹成各升舉,捨庵為寺答應求。 後人誕謾附名號,妄蹤狂躅何悠悠。 當時丹氣蒸山一鄉植物茂,丹液入根獨此偃蓋稠。 勢蟠形踞抱竜虎,梢圓葉厚綴球旒。 芘民曾卻折額虎,供桃時下青茸猴。 四百餘年頗靈異,圖經不載記不收。 賢哉趙公眼高遠,褒貶萬態如春秋。 一見指呼韋偃輩,咄嗟而辦造化侔。 竭囊底智老我語,搜攪造化正恐神鬼愁。 野梅空山中,正為照人開。 如何緑窗底,疏映帶蒼苔。 頗似古君子,無人自不諧。 竹徑酒初醒,一信清香來。 凌晨汲山泉,盥洗甫雲暇。 徐行修竹間,小立疏梅罅。 尖風耿薄日,色影寒相射。 幽香定有無,紋禽踏花卸。 池邊石陂陀,水光上梅梢。 石上古隸字,蘚剝風蕭騷。 樹老花秀發,冰生香動搖。 衹恐字磨滅,不愁花寂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