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郭沫若 Guo MoRuo  现代中国   (1892~1978)
鳳凰涅槃 phoenix nirvana,bana
女神 deity
女神之再生 Deity S breeding
湘纍 Xiang tired
棠棣之花 Tang di Flower
天狗 Tengu
心燈 Heart Lamp
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 Luzhongmeihengheng Think fondly of motherland mar one's [sb.'s] mood
無煙煤 anthracite
日出 morn
晨安 Chen An
筆立山頭展望 Stand erect hilltop envisage
浴海 Bath Sea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establish In the depths of the earth Edge Number allocation
三個泛神論者 3 pantheist
電火光中 electricity Firelight within
地球,我的母親! Globe my mama
雪朝 Korean Snow
登臨 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光海 Light sea
梅花樹下醉歌 Mumeplant japanese Tree Drunk song
演奏會上 Concert ascending
夜步十裏鬆原 Night-step Miles Village Matsubara
我是個偶像崇拜者 me A matter of idolater
多首一頁
自由詩 Free verse
巨炮之教訓

郭沫若


  博多灣的海岸上,
   
  十裏鬆原的林邊,
   
  有兩尊俄羅斯的巨炮,
   
  幽囚在這裏已十有餘年,
   
  正對着西比利亞的天郊,
   
  比着肩兒遙遙望遠。
   
  我戴着春日的和光,
   
  來在他們的面前,
   
  橫陳在碧蔭深處,
   
  低着聲兒嚮着他們談天:
   
  “幽囚着的朋友們呀,
   
  你們真是可憐!
   
  你們的眼兒恐怕已經望穿?
   
  你們的心中恐怕還有煙火在燃?
   
  你們怨不怨恨尼古拉斯?
   
  懺不懺悔窮兵黷戰?
   
  思不思念故鄉?
   
  想不想望歸返?
   
  “幽囚着的朋友們呀,
   
  你們為什麽都把面皮紅着?
   
  你們還是羞?
   
  你們還是怒?
   
  你們的故鄉早已改換了從前的故步。
   
  你們往日的冤傢,
   
  卻又闖進了你們的門庭大肆屠刳,
   
  可憐你們西比利亞的同胞
   
  於今正血流漂杵。
   
  …………”
   
  我對着他們的話兒還未說完,
   
  清涼的海風吹來了些睡眠,
   
  輕輕地吻着我的眉尖。
   
  我剛纔垂下眼簾,
   
  有兩個奇異的人形前來相見:
   
  一個好象托爾斯泰,
   
  一個好象列寧,
   
  一個漲着無限的悲哀,
   
  一個凝着堅毅的决心。
   
  “托爾斯泰呀,哦!
   
  你在這光天化日之中,
   
  可有什麽好話教我?”
   
  “年輕的朋友呀,你可好?
   
  我愛你是中國人。
   
  我愛你們中國的墨與老。
   
  他們一個教人兼愛,節用,非爭;
   
  一個倡道慈,儉,不敢先的三寶。
   
  一個尊‘天’,一個講‘道’,
   
  據我想來,天便是道!”
   
  “哦,你的意見真是好!”
   
  “我還想全世界便是我們的家庭,
   
  全人類都是我們的同胞。
   
  我主張樸素,慈愛的生涯;
   
  我主張剋己,無抗的信條。
   
  也不要法庭;
   
  也不要囚牢;
   
  也不要軍人;
   
  也不要外交。
   
  一切的人能如農民一樣最好!”
   
  “哦,你的意見真是好!”
   
  “唉!我可憐這島邦的國民,
   
  他們的眼見未免太小!
   
  他們衹知道譯讀我的糟糠,
   
  不知道率循我的大道。
   
  他們就好象一群猩猩,
   
  衹好學着人的聲音叫叫!
   
  他們就好象一群瘋了的狗兒,
   
  垂着涎,張着嘴,
   
  到處逢人亂咬!”
   
  “同胞!同胞!同胞!”
   
  列寧先生卻衹在一旁喊叫,
   
  “為階級消滅而戰喲!
   
  為民族解放而戰喲!
   
  為社會改造而戰喲!
   
  至高的理想衹在農勞!
   
  最終的勝利總在吾曹!
   
  同胞!同胞!同胞!……”
   
  他這霹靂的幾聲,
   
  把我從夢中驚醒了。
   
  1920年4月初間作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上海《時事新報·學燈》。發表時作者原註:“一九二○年四月十八日於福岡”。〕


【北美枫文集】松樹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