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首一頁 | 
【賞析】   鬍笳十八拍
  
  蔡文姬(公元177年——?)名琰,是蔡邕之女。傳“文姬少聰慧秀異,年六歲,邕夜鼓琴,弦絶。琰曰:‘第一弦’;邕故斷弦問之,琰曰:‘第四弦’”。興平年間,匈奴入侵中原,蔡文姬被鬍人擄去,納為王妃,並育有一子一女。後曹操在得知蔡文姬的處境甚為同情。乘漢鬍和好之際,派專使帶重金請鬍王單於放回蔡琰。在回歸的路上和其後,蔡琰想到自己悲慘的遭遇,詩潮翻滾,樂思綿綿,遂用淚與血寫下了這首留傳千古的《鬍茄十八拍》。
  
  ====================================================================
  
  303_11 【鬍笳十八拍·第一拍】 
  
  漢室將衰兮四夷不賓,動幹戈兮徵戰頻。 
  哀哀父母生育我,見離亂兮當此辰。紗窗對鏡未經事, 
  將謂珠簾能蔽身。一朝鬍騎入中國,蒼黃處處逢鬍人。 
  忽將薄命委鋒鏑,可惜紅顔隨虜塵。 
  
  303_12 【鬍笳十八拍·第二拍】 
  
  馬上將餘嚮絶域,厭生求死死不得。戎羯腥膻豈是人, 
  豺狼喜怒難姑息。行盡天山足霜霰,風土蕭條近鬍國。 
  萬裏重陰鳥不飛,寒沙莽莽無南北。 
  
  303_13 【鬍笳十八拍·第三拍】 
  
  如羈囚兮在縲紲,憂慮萬端無處說。使餘刀兮剪餘發, 
  食餘肉兮飲餘血。誠知殺身願如此,以餘為妻不如死。 
  早被蛾眉纍此身,空悲弱質柔如水。 
  
  303_14 【鬍笳十八拍·第四拍】 
  
  山川路長誰記得,何處天涯是鄉國。自從驚怖少精神, 
  不覺風霜損顔色。夜中歸夢來又去,朦朧豈解傳消息。 
  漫漫鬍天叫不聞,明明漢月應相識。 
  
  303_15 【鬍笳十八拍·第五拍】 
  
  水頭宿兮草頭坐,風吹漢地衣裳破。羊脂沐發長不梳, 
  羔子皮裘領仍左。狐襟貉袖腥復膻,晝披行兮夜披臥。 
  氈帳時移無定居,日月長兮不可過。 
  
  303_16 【鬍笳十八拍·第六拍】 
  
  怪得春光不來久,鬍中風土無花柳。天翻地覆誰得知, 
  如今正南看北斗。姓名音信兩不通,終日經年常閉口。 
  是非取與在指撝,言語傳情不如手。 
  
  303_17 【鬍笳十八拍·第七拍】 
  
  男兒婦人帶弓箭,塞馬蕃羊臥霜霰。寸步東西豈自由, 
  偷生乞死非情願。龜茲觱篥愁中聽,碎葉琵琶夜深怨。 
  竟夕無雲月上天,故鄉應得重相見。 
  
  303_18 【鬍笳十八拍·第八拍】 
  
  憶昔私傢恣嬌小,遠取珍禽學馴擾。如今淪棄念故鄉, 
  悔不當初放林表。朔風蕭蕭寒日暮,星河寥落鬍天曉。 
  旦夕思歸不得歸,愁心想似籠中鳥。 
  
  303_19 【鬍笳十八拍·第九拍】 
  
  當日蘇武單於問,道是賓鴻解傳信。學他刺血寫得書, 
  書上千重萬重恨。髯鬍少年能走馬,彎弓射飛無遠近。 
  遂令邊雁轉怕人,絶域何由達方寸。 
  
  303_20 【鬍笳十八拍·第十拍】 
  
  恨凌辱兮惡腥膻,憎鬍地兮怨鬍天。生得鬍兒欲棄捐, 
  及生母子情宛然。貌殊語異憎還愛,心中不覺常相牽。 
  朝朝暮暮在眼前,腹生手養寧不憐。 
  
  303_21 【鬍笳十八拍·第十一拍】 
  
  日來月往相催遷,迢迢星歲欲周天。無鼕無夏臥霜霰, 
  水凍草枯為一年。漢傢甲子有正朔,絶域三光空自懸。 
  幾回鴻雁來又去,腸斷蟾蜍虧復圓。 
  
  303_22 【鬍笳十八拍·第十二拍】 
  
  破瓶落井空永瀋,故鄉望斷無歸心。寧知遠使問姓名, 
  漢語泠泠傳好音。夢魂幾度到鄉國,覺後翻成哀怨深。 
  如今果是夢中事,喜過悲來情不任。 
  
  303_23 【鬍笳十八拍·第十三拍】 
  
  童稚牽衣雙在側,將來不可留又憶。還鄉惜別兩難分, 
  寧棄鬍兒歸舊國。山川萬裏復邊戍,背面無由得消息。 
  淚痕滿面對殘陽,終日依依嚮南北。 
  
  303_24 【鬍笳十八拍·第十四拍】 
  
  莫以鬍兒可羞恥,恩情亦各言其子。手中十指有長短, 
  截之痛惜皆相似。還鄉豈不見親族,念此飄零隔生死。 
  南風萬裏吹我心,心亦隨風度遼水。 
  
  303_25 【鬍笳十八拍·第十五拍】 
  
  嘆息襟懷無定分,當時怨來歸又恨。不知愁怨情若何, 
  似有鋒鋩擾方寸。悲歡並行情未快,心意相尤自相問。 
  不緣生得天屬親,豈嚮仇讎結恩信。 
  
  303_26 【鬍笳十八拍·第十六拍】 
  
  去時衹覺天蒼蒼,歸日始知鬍地長。重陰白日落何處, 
  秋雁所嚮應南方。平沙四顧自迷惑,遠近悠悠隨雁行。 
  徵途未盡馬蹄盡,不見行人邊草黃。 
  
  303_27 【鬍笳十八拍·第十七拍】 
  
  行盡鬍天千萬裏,唯見黃沙白雲起。馬饑跑雪銜草根, 
  人渴敲冰飲流水。燕山仿佛辨烽戍,鼙鼓如聞漢傢壘。 
  努力前程是帝鄉,生前免嚮鬍中死。 
  
  303_28 【鬍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歸來故鄉見親族,田園半蕪春草緑。明燭重燃煨燼灰, 
  寒泉更洗瀋泥玉。載持巾櫛禮儀好,一弄絲桐生死足。 
  出入關山十二年,哀情盡在鬍笳麯。 
  
  ====================================================================
  
  《鬍笳十八拍》是一首琴歌,有詞有麯,邊彈邊唱,詩詞感情真摯,意境深邃。“無論在形式或內容上,那種不羈而雄渾的氣魄,滾滾怒濤一樣不可遏抑的悲憤,絞腸滴血般的痛苦,决不是六朝人乃至隋唐人所能企及”(郭沫若語)。在音樂上也頗具特色,她大膽地把漢蒙兩種音調融為一體,既有音調高亢,遼闊悠長的氣質,又具哀怨凄切、蒼涼深沉的情調,是一首頗具藝術魅力感人至深的琴歌,這在唐代詩人李頎的詩作中大約可窺見其一: 
  
  《聽董大彈鬍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蔡女昔造鬍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鬍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瀋瀋飛雪白。 
  先拂聲弦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裏浮雲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絶鬍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孫部落家乡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