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 周恩来 Zhou Enlai  中华人民共和国   (1898~1976)
春日偶成 Spring Even as 2
送蓬仙兄返裏有感 s hometown Thoughts 3
次皞如夫子傷時事原韻 Times Hao, such as Man Injury time accident Original rhyme
雨中嵐山 Rain Lanshan Japan kyoto
雨後嵐山 After the rain Lanshan
遊日本京都圓山公園
四次遊圓山公園 Four Round Hill Tour Park
死人的享福 Dead of live in ease and comfort
別李愚如並示述弟 Li Yu and said other state such as the younger brother
大江歌罷掉頭東 Great river Song stop Turn round east
多首一頁
現代詩 Modern Poetry
別李愚如並示述弟

周恩来


  ★別李愚如並示述弟
  作於一九二○年六月八日
  
  三個月沒見你,
  進步的這般快了。
  前些日子念強來說,
  你要往英,
  我以為不過說說。
  過幾天丹文又來說,
  你要往法,
  我也以為不過說說。
  那知不幾天,
  你來別我;
  當面告訴我,
  你能去了。
  你竟去了。
  述弟來信告訴我,
  說你給他去的信道:
  “……況且我是個人,
  可以做工自給的;
  無論如何,
  總不至餓死他鄉!
  你要知道!
  幸福是要自己去找,
  株守相等,
  是沒有得到一日的……”
  
  你別時也同我說:
  “……買四等票,
  坐三等艙……
  ……勤工儉學去
  念一年書後,
  工讀自助。
  ……研究實用理化;
  本我的志趣,
  闢我們女子的生計獨立、
  精神獨立的自由徑路;
  保我們女子的人權天賦……”
  念你的精神,
  你的决心,
  你的勇敢,
  興勃勃的嚮上,
  全憑你的奮鬥壯膽。
  出國去,
  走東海、南海、
  紅海、地中海;
  一處處的浪捲濤涌,
  奔騰浩瀚,
  送你到那自由故鄉的
  法蘭西海岸。
  
  到那裏,
  舉起工具,
  出你的勞動汗;
  造你的成績燦爛。
  磨煉你的才幹;
  保你天真爛熳。
  他日歸來,
  扯開自由旗;
  唱起獨立歌。
  爭女權,
  求平等,
  來到社會實驗。
  推翻舊倫理,
  全憑你這心頭一念。
  
  過南京!
  見着述弟;
  想象中下關車站,
  黃浦江畔,
  一剎那的別離難。
  同在世界上,
  說什麽分散。
  何況情意綿綿,
  “藕斷絲不斷。”
  兩月後,
  新大陸又見了述弟的足跡。
  大西洋的波瀾,
  流不斷你們的書翰;
  兩個無綫電桿,
  矗立在東西兩岸
  氣通霄漢。
  三月後,
  馬賽海岸,
  巴黎郊外,
  我或者能把你看。
  
  行行珍重!
  你竟去了。
  你能去了。
  三個月沒見你,
  進步的這般快了。
  
  ——九、六、八下午 恩來
  作於天津地方檢察廳看守所
  
  〖附〗
  周恩來委托提前出獄的陶尚釗將這首詩和一封信,帶給了李愚如。信文如下:
  愚如:
  你走了,不能送你,我做首詩送你吧!今天我從下午四點鐘做起,做到六點半鐘。居然成功了。這首詩的成績,在我的詩集裏總要算是“上中”了。
  你看看怎樣?到南京請給述庵看看!海船無到,你能本着“天籟”和我一首嗎?別了!三個月後,或者能見着,希望了。
  天安也有一首詩送你!
  恩來

【注釋】 【念強】即陶尚釗同志。陶十一、二歲便積極參加天津學生愛國運動,經常激昂慷慨講演於街頭。被捕後,與周恩來關押在同一監獄中。出獄後,一九二○年十一月與周恩來一起乘船去法國勤工儉學,不幸早逝於巴黎。
【丹文】即趙光辰,原是覺悟社社員,後墮落。
【株守相等】這裏是坐等的意思。
【心頭一念】始終如一的信念。
【過南京!見着述弟】《天津學生聯合會報》被反動當局查封後,潘述庵即返回南京金陵大學讀書。
【新大陸又見了述弟的足跡】“新大陸”,指美國。一九二○年九月,潘述庵去美國留學。
【書翰】書信。
【氣通霄漢】通過空間傳達信息。
【行行】走了一程又一程。《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天籟】自然的音響。這裏指的是寫文章的才能。
【天安】即馬駿同志。五四運動時期天津愛國進步團體“天津學生聯合會”會長。當時與周恩來關押在同一監獄中。

【賞析】   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周恩來領導一千多示威群衆包圍了直隸省公署,要求啓封愛國團體,釋放在押代表,結果自己也在當天下午二時被捕了。從一月到七月,他在檢察廳對敵人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打亂他們的步調,揭破他們的陰謀,在難友中經常組織學習和討論,親自介紹馬剋思生平,講階級鬥爭史和剩餘價值學說。當他聽到“覺悟社”社員、協助他編輯《天津學生聯合會報》的同班同學潘述庵(述弟)的好友、也是他自己的戰友李愚如將去法國尋求革命真理時,他懷着按捺不住的激情,用兩個多小時,在看守所寫下這首為她送行的詩。
  李愚如,又名李錫志。原是天津市河北女子師範的學生。她積極支持和參加了周恩來等領導的天津學生愛國運動。周恩來等被捕入獄後,她多次去獄中看望。在周恩來、鄧穎超等的關懷、鼓勵下,她戰勝了經濟的睏難,衝破輿論的阻力,毅然於一九二○年十月到巴黎公社的故鄉、馬剋思主義廣泛傳播的法國去學習,成為我國最早到國外勤工儉學的女同志之一。詩題中的“述弟”,即潘述庵,又名潘世綸。他是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的同班同學,積極支持並參加了“敬業樂群會”。李、潘二人於一九二五年結婚。
  周恩來在這首詩中,首先熱情地贊揚了戰友的巨大進步,贊揚了她“興勃勃的嚮上”的“决心”,勇敢地穿過“浪捲濤涌”“奔騰浩瀚”的海洋,去“自由故鄉”尋求革命真理的精神。詩中還寄托着周恩來對戰友的巨大勉勵和殷切希望,希望她“磨煉”“才幹”,回國後“扯開自由旗;唱起獨立歌”,為“爭女權,求平等”、“推翻舊倫理”而鬥爭。並情意深長地提醒自己的戰友,不要為愛情所睏擾,不要因暫時的利益而動搖赴法的信念,影響革命的前途。詩中還預言三個月後,自己一旦獲得自由,也要奔赴先進的歐洲去尋求真理,為祖國的獨立自由而奮鬥。同年十一月,作者真的和陶念強(尚釗)一起,去法國勤工儉學了,比李愚如僅僅遲到一個月。
  這首詩作於一九二○年(民國九年)六月八日。原件存天津歷史博物館。


貢獻者: 迪拜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