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頁 |
【注釋】 【嵐山】京都著名的風景區。
【京都】日本的故都,在現首都東京的西部
【賞析】 一九一七年秋,十九歲的周恩來東渡日本求學,到東京後住在中野華洲園一傢農戶的廂房裏。當年的華洲園遠離城市的喧鬧,衹有幾棟房子,周圍都是農民種植的鮮花,街道兩旁全是櫻花樹。周恩來每天從櫻花樹下走過,去補習日文,去參加留學生“新中會”的集會。櫻花樹陪伴他度過在日本的五百個日日夜夜。
一九一八年春天,他看到櫻花開時,滿樹吐蕊,芳香四溢,淡紅嬌嫩的櫻花如雲如海。人們像潮水一般涌到中野、上野觀賞櫻花,男女老少在櫻花樹下載歌載舞,盡情歡樂。櫻花的花期很短,一場春風或一場春雨襲來,盛開的櫻花片片散落,輕輕飄揚,繼而像鵝毛大雪奔瀉而下,既像凱旋,又像視死如歸,是那麽壯觀,是那麽豪邁。周恩來為之驚嘆、為之折服。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了,他一面參加留學生辦的“新中會”,從事反對日本侵略的愛國活動,一面擠出時間,研究正在涌嚮東方的各種社會思潮,包括無政府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新村主義等等。一九一九年一月,他在《社會問題研究》半月刊上,比較係統地讀了關於馬剋思主義的介紹文章,從迷惘中獲得啓示,便把自己的感受,結合對大自然風光的體悟,寫入詩中。
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這天,他一連寫了三首詩:《雨中嵐山——日本京都》和後面的《雨後嵐山》、《遊日本京都圓山公園》。四月九日,又寫了《四次遊圓山公園》一詩。四詩均載《覺悟》創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