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辛弃疾 Xin Qiji  宋代   (1140~1207)
清平樂·村居 Qingping yue Murai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set_s the moon's reflection on a river Night walk Yellow sand Road
鷓鴣天·代人賦 Partridge days Fu generation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樓有懷 Tone of the south Teng Jingkou North-solid building Are pregnant
青玉案·元夕 Qing yuan Lantern Festival
祝英臺近·晚春 Lovers Near late spring
滿江紅 Azolla
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 Shuilong yin Teng jian Kang delightful Pavilion
摸魚兒 Mo Yuer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Congratulate benedict Do Shigeyoshi 10 Younger brother
河瀆神 River profaneness
最高樓 top floor
太常引 Too often lead
南歌子 Southern Poems
摸魚兒 Mo Yuer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Mo yuer Tide Upper lobe prime minister
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s poem with Lake New home Will become
沁園春(送趙江陵東歸,再用前韻) s poem sent Zhao Jiangling East return Resume Former rhyme
水竜吟(為韓南澗尚書甲辰歲壽) Shuilong yin To Korea Nanjian Shang shu Jiachen-year-old life
水竜吟(次年南澗用前韻為僕壽。僕與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壽南澗)
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 Shuilong yin Teng jian Kang delightful Pavilion
滿江紅(賀王宣子産湖南寇) Azolla He Wangxuan Zi Hunan bandit
滿江紅(送湯朝美自便歸金壇) Azolla DPRK sent to Tom Suit oneself Return Jintan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Azolla Li Zheng of Tixing delivery Shu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祝英臺令(晚春)

辛弃疾


  寶釵分,桃葉渡。
  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邊覷。
  試把花卜心期,纔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
  卻不解、將愁歸去。

【賞析】   這首詞是寫深閨女子暮春時節,懷人念遠、寂寞惆悵的相思之情。作者用麯折頓挫的筆法,把執着的思念,表達得深刻細膩、生動傳神。它的風格,在辛詞中是別具一格的。瀋謙的《填詞雜說》曾說:“稼軒詞以激揚奮厲為工;至‘寶釵分,桃葉渡’一麯,昵狎溫柔,魂消意盡,詞人伎倆,真不可測。”其實,既能慷慨縱橫,又能昵狎溫柔,既擅於豪放,也長於婉約,正是辛棄疾詞作風格和題材多樣化的大傢風度的表現。衹不過這首詞作,感情表現得更為細膩罷了。
  
    這是一首具有政治內涵的詞作,乃詞人假托一個女子敘說傷春和懷念親人的苦愁,寄寓對祖國長期分裂的悲痛。《蓼園詞選》雲:“此必有所托,而藉閨怨以抒其志乎!”
  
    上片起頭:“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寫一對情人,在煙霧迷濛的楊柳岸邊,情凄意切,不得不分釵贈別的情景。這嚮讀者暗示:情人離別是痛苦的,那麽祖國南北人民長久地分離,人為地隔斷來往,不是更為痛苦嗎?這是我國古代文學家常見的以香草美人作為感情渲泄寄托的一種藝術手法,辛棄疾也繼承了這種藝術手法。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情人分手後,登樓遠眺,懷念離人,已是使人不勝其感情負載了,更何況又總是十日有九日地遇到那風雨晦冥的時節呢?颳風下雨,雖能登樓而不能遠望,這是使人痛楚的一個原因;風雨晦冥,大自然的陰冷更加深離人的凄苦情懷,這又是使人痛苦的一個因素。衹此一句話,就有多層涵義,層層深入,對比映襯,令人不忍卒讀!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喚、流鶯聲住。”落花不要飄零了吧,啼鶯也不要叫喚了吧,但都無法擺脫心中那不絶如縷的憂愁,簡直叫人斷腸了!這是何等深沉麯折的筆觸啊,“都無人”和“更誰喚”,加強了那種寂寞凄清、無處尋求知音的氛圍。辛棄疾南歸後,多年流徙不定,報國之志難酬,天涯萬裏,何處有知音?不正是這種感情嗎?
  
    下片,“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纔簪又重數。”作者精心選擇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把一個閨中少婦,盼望遊子歸程的復雜心理狀態,活靈活現描繪了出來。她把頭上的花鈿取下來,一個花瓣,一個花瓣地細細數過。她相信自己心中的占卜:一個花瓣代表遊子歸程的一個日程。花瓣有數,相信遊子歸程也有定準,她心裏因此得到了滿足。但是,她數過後又戴上,戴上後又不放心,再次取下重數。這種反復的動作,麯折地表現了閨中少婦那復雜的感情。
  
    “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寫她即使昏然入睡之後,還哽咽叨念,春天到來,把憂愁送來了;怎麽春天離去,卻不把憂愁給帶走呢?這也就是說,季節變了,遠方的遊人啊,怎麽還不回來呢?描寫思念遠人歸來之情,真是無以復加了。作者把人物感情竟寫得如此細膩而纏綿,如同瀋謙所形容的,使人“魂銷意盡”,藝術的魅力竟是那麽強烈!(公保紮西李紅)



【北美枫文集】柳樹桃花
編輯者: 白水
發表評論